同學的父親是一個嗜酒的雅士,他稍稍多喝了幾口,酡然自得地給我們這些十四五歲的初中生形容那酒的奇妙。他興奮得眼發亮、臉泛光。我們幾個小伙伴不由得發問:那是什么酒?答曰:茅臺。”
這是著名作家葉辛關于茅臺酒最早的記憶。他把這份對茅臺特殊的記憶,寫進了他花費7年心血編著的《茅臺酒秘史》,并在此書中為世人一一解析了茅臺酒的傳奇和神秘,讀來令人唇齒生香,如同剛剛親自飲過一杯茅臺酒一樣,甘冽美妙,回味無窮。
“我們去到一個礦產大省,人家會說我們是礦產大省,我們的礦怎么怎么樣數一數二;我們是鋼鐵大省,我們的鋼鐵怎么怎么好。貴州有什么?我們貴州說來說去,第一就是茅臺酒,其次是遵義會議,然后就是黃果樹。”
葉辛說,他寫《茅臺酒秘史》,主要是要宣傳貴州這個品牌。因為他本人與貴州有著深厚的情感。
“插隊落戶在村寨,老農爭相說茅臺。風寒雨冷嘆美酒,無盡感慨涌上來。”
“興味濃郁去黔北,一路顛簸到茅臺。赤水河畔論古今,共賞美景樂開懷。”
“貴山林木已成舟,奈何舟小出峽游。茅臺一杯江海去,搏風擊浪砥中流。”
葉辛在鄉間呆了10多年,和村民們生產勞動,生活日常十分艱辛。而生活的歷練,也讓葉辛不斷從貴州這片土地上汲取營養,成了作家,并多次訪問茅臺。他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對茅臺的情感,濃縮在一首首小詩里。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2012年,茅臺酒的發展受到嚴峻考驗。葉辛“挺身而出”,義務為茅臺酒作宣傳,并于2012年3月6日在《新民晚報》上發表《不要折騰茅臺酒》一文,呼吁公眾“善待千百年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茅臺酒”。
該文被眾多媒體轉載,可謂當時推介茅臺的“及時雨”,以強大的正能量弘揚了茅臺酒這個民族品牌的艱難不易和保護民族名牌的必要性,受到多方贊賞。
時隔多年,葉辛對貴州和茅臺這個品牌仍然有著強烈的感情。
“赤水河水是靈動的,茅臺鎮的空氣是香的,茅臺的風情是濃郁的,茅臺的氛圍是祥和的,茅臺的雨也讓我感受到它的韻味……瞧啊,河面上緩緩晃動的霓虹燈光掃過來了,掃過來了,像是在引導著游人的目光,再細細地觀賞一下雨中的茅臺鎮,如夢似幻的茅臺古鎮。哦,世界的茅臺鎮。”
這是葉辛發表在《貴州日報》上的散文《世界名鎮茅臺》的結尾。
作家眼中的茅臺是那么美,那么純粹。他與茅臺酒的情緣就像老朋友般親切。
就像19歲那年,他和愛人(當時還是戀人)一起到貴州當知青一樣,49年過去了,將近半個世紀,他們仍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