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屢有知名白酒牛股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但作為消費品,中國白酒遠離年輕人卻是不爭的事實。
據相關調查數據,21%的90后從不喝酒,64%的90后喝啤酒,僅有5%的90后喝白酒。但年輕人不愛喝白酒,并不意味著年輕人不喝酒。
在中國,貴州茅臺是最大、最值錢的IP,茅臺已經成為了一種信仰。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高端商務應酬、請領導辦事、做生意,要是沒有飛天茅臺,組局者會覺得沒有面子,接受宴請者會覺得沒得到重視。
這就造成了茅臺酒一個畸形的存在:買的人不喝,喝的人不買。
茅臺就成了高端商務應酬必備良品,而茅臺每年的產量有限,就產生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關于茅臺,事實上更多人在認可稀缺這一現象的同時,更加認為茅臺的品牌戰略做的更加“精致”。因為,品牌的牌打的好,才能體現產品的檔位。
貴州茅臺作為白酒行業的“龍頭”標桿率先回暖,甚至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面對“饑餓營銷”的質疑,茅臺集團回應稱,不會用“控量”措施調節市場,不考慮提高出廠價,更“不會扛奢侈品大旗”。
有分析指出,茅臺又在瘦身,做精減和調整,或許可以說是茅臺在進一步集中自己的力量,集中集團的力量,集中經銷商的力量,要齊心協力一同強化幾個品類,在白酒行業白熱化競爭中,去布局未來。
在消費領域,茅臺不僅是跨界營銷的高手,還實打實地做起了投資生意,并且成績斐然,已在國內消費投資賽道占據重要一席。
我們把時針回撥到2014年,茅臺集團與建行旗下建信信托共同發起成立茅臺建信基金,其中茅臺集團出資5.1億元,占股51%,建信信托占股49%。
此后,茅臺建信在投資江湖揚帆起航,無論是做LP,還是做VC/PE,茅臺建信始終表現得游刃有余,逐漸打磨成茅臺集團在投資領域的一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