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酒商為消費者提供的葡萄酒介紹,還是酒評家們的“產品”,都會提到“余味”一詞。根據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Aftertaste是指當飲下葡萄酒后,口中剩余的味道,與Finish同義”的解釋,有人能將英文原文翻譯成“余味”等類似的中文術語,的葡萄酒品鑒者們也應該知足了。
1. 余味的評價標準有兩個方面
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余味持續的時間越長,它就是越好的,因此,不少人會把余味“持續時間的長短”當做判斷葡萄酒收尾階段品質的指標——時間越長,酒質越好,如果一款葡萄酒的余味能持續45秒以上,就可以說:“這款葡萄酒的余味十分悠長。”
其實,余味持續時間的長短固然是評定葡萄酒余味水準的重要指標,但并非“唯1”指標。與在品嘗葡萄酒風味時一樣,可以使用“胡椒味的、礦物質味的、風味豐富的、甜潤的、苦澀的、辛辣的、粗糙的和濃郁的”等詞匯來形容余味的風格。
2. 影響葡萄酒余味的因素有哪些?
理論上講,幾乎所有的葡萄酒都有余味。但正如我們感受的那樣,有些余味令人深刻,而有些余味則令人感到失望。有時,一款葡萄酒能夠剛入口時濃郁迷人,但將葡萄酒吞咽下去后卻毫無“感覺”可言——要么很快消失,要么味道清淡。
幾乎所有的釀酒師都希望自己釀出的葡萄酒帶有豐富的味道和余味,能夠令人愉悅。然而,葡萄酒的余味是葡萄品種與釀酒工藝等各方面因素綜合決定的。比如,葡萄品種的栽培地點、年份氣候條件、采摘時間及條件、發酵方式、橡木桶條件、調配和裝瓶時機和方式等都是影響葡萄酒口感(味道、結構等)的重要因素,更是決定葡萄酒余味風格的重要因素。
當然,除去葡萄酒本身,葡萄酒的儲存方式、侍酒溫度以及品酒使用的杯具都可能影響你能夠感知的余味,即“千萬支酒中喝到如此特別的你”是由諸多復雜的因素共同造就的。
如果某位飲者在喝紅酒的時候已經開始在意它的余味了,那么就說明了這個人是真的在品鑒葡萄酒,而不是在簡單地喝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