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因白酒“內在消耗”而落敗的3個省份,湖北上榜,安徽人不服
“白酒品牌的根據地”與“白酒的消費市場”不能同日而語,這一點想必酒友們都深有體會。那么,為何有些省份的白酒品牌,在深諳本省人飲酒偏好,香型特點的情況下,仍然沒能“近水樓臺先得月”,把大好市場交給了四川、貴州呢?難道是茅臺、五糧液采取了“精準狙擊”的市場營銷策略,一個個打敗的?
想必大家也能想到,這基本不可能。全國白酒品牌眾多,每個都“狙擊”恐怕“茅劍南五”也未必有那個精力。在我國,很大一部分白酒品牌,都是因為“內在消耗”導致的自我毀滅,除了自身品牌的經營問題,還受省內環境影響嚴重,下面三個省份,可以算得上是“內耗之最”。
第三名:河南
河南在白酒圈,幾乎沒有突出的品牌,卻是一塊巨大的“肥肉”,據統計瀘州老窖、洋河、汾酒、古井坊等酒企的第一大市場均為河南,外地酒企曾放話“得河南者得天下”。
如此“戰略要地”放在其他方面上還算得上值得慶賀,放在這上面就有些“心酸”了,那么,河南白酒品牌,“內耗”在哪里呢?
要說“內耗”就要先提一下它曾經的輝煌,豫酒最輝煌的時間應該在1989年的第五屆全國評酒大會,寶豐酒和宋河糧液均位列“中國十七大名酒”;1994年,在第二屆巴拿萬國名酒品評中,仰韶酒榮獲特級金獎。
然而,豫酒的輝煌似乎也停留在了2000年以前,“山西朔州毒酒案”的發生,將豫酒的名氣從巔峰錘到了谷底,隨之而來的大環境沖擊,讓豫酒一時間無力恢復,從而也影響豫酒錯過了“白酒的黃金十年發展期”。
同時,川酒在此時“大舉進攻”河南,為河南本地帶來了品質可信賴,又物美價廉的白酒,比如古道江湖柒兩陳酒,之所以單獨提它,是因為它的“必殺技”,我們思考一下“山西朔州毒酒案”最為影響的就是“假酒”帶來的巨大傷害,事發后,對于“酒質”,河南本地人格外的“敏感”。
但這款52度的濃香型白酒,它在白酒的核心——基酒,這方面,明確提出以“15年基酒為基底調制,窖藏15年”,并且在介紹產品信息的地方,都明確的標注,在廣告法打擊力度逐年加大的情況下,還敢一直這樣“聲明”,這是一種在酒質上的自信。
除此之外,河南人在完整考量這款白酒的背書時,零零總總的方面都考慮到,也會讓他們安心:執行標準GB/T10781.1所代表的“國標優級”,“五糧配方”,還有明確寫明的,擁有“高級釀酒師、高級品酒師、白酒國家評委、葡萄酒及果酒國家評委”等諸多頭銜的調酒師:王金亮坐鎮。更巧合的是,他還曾為南仰韶酒廠工作,是河南人本地人。
像這樣的白酒殺進了河南白酒市場,恐怕無論河南更新多少次“豫酒六朵金花”,所帶來的信賴感都是不夠的。
第二名:湖北
在湖北,二線白酒品牌扎堆出現,但始終出不來“一線品牌”,最受歡迎的勁酒、苦蕎酒卻有很強的地域性,當地有一種說法,喝得慣“苦蕎酒”的喝不慣其他香型,反之,很多人也喝不慣苦蕎酒,就好比今世緣酒在江蘇,作為婚慶用酒雖然被當地人廣泛選擇,但想要以今世緣來為江蘇白酒“撐起一片天”卻不容易。
名酒中,唯有稻花香酒算得上是省內省外都比較認可的白酒。白云邊酒被吐槽有“一股劣質食用酒精味”,名聲在外的國家十七大名酒之一“黃鶴樓”,如今卻成為了“老一輩人喝的白酒”,出現這種情況的還有枝江大曲、石花酒,地方名酒沒能真正做出表率作用,各掃門前雪,使得大家都成績平平,沒有亮點。
第一名:安徽
如果在安徽眾多酒企代表開會時,說到“安徽白酒品牌沒落”這一話題,恐怕會遭到在場“專業人士”的強烈反對,他們絕不承認本省白酒已處于弱勢地位,古井貢酒、口子窖、迎駕貢酒、金種子酒四款白酒,仍舊在爭哪一個可以作為安徽代表白酒。
原本良性的競爭可以促進本省白酒事業的發展,但如果各品牌之間開始“無操守”的內斗,恐怕外省酒只需要“坐收漁翁之利便可。安徽白酒品牌的內斗體現在為了搶占省內市場,擴大白酒產量占比,減量又減質,酒精勾兌酒在省內普遍流傳,很多人在飲酒過后有強烈的不適反應,嚴重損害了安徽白酒的名聲。
然而,像鴨溪窖酒這樣的白酒品牌,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在茅臺占據貴州白酒的主導位置情況下,很多貴州白酒注定“不會走出貴州”但它們很好的守住了自己的品牌美譽度,鴨溪窖酒作為貴州八大名酒之一,擁有“酒中美人”之美譽,又被人稱為“二茅臺”,也以它入口濃香回味醬香的特點,收獲了諸多粉絲。
在全國白酒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各省白酒相當于不同的“陣營”,“打配合”有時才是更改好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