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的江湖,貼牌酒產品就是一把雙刃劍。玩好了殺入競爭對手陣營,搶奪市場,所向披靡。玩不好傷了自身品牌根基,現在賺一千,將來吐800,且有身價暴跌之風險。
那么,什么是貼牌酒?
貼牌酒≠假酒,≠劣質酒,而是一種代工生產的形式。
貼牌酒又被稱為定制酒、開發酒,主要模式為“借殼下蛋”和“買斷包銷”。
借殼下蛋——白酒產品的品牌方和生產方不是同一家,品牌方自己沒有生產線,借生產方生產線生產自己的產品,從酒體設計到出售,全程由品牌方說了算。
買斷包銷——白酒企業擁有知名商標,將商標使用權賣給酒商,從酒體設計到出售,全程都由酒商負責,酒廠只負責按酒商要求生產。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貼牌酒對于行業內來說,有著一大筐可罵之處,同時也有著一大筐可贊之處。而普通消費者對貼牌酒褒貶不一:吃過貼牌酒虧的,千夫所指;享過貼牌酒福的,贊美有佳。貼牌酒,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
扒開“貼牌酒”的前世今生
在白酒行業,貼牌產品分為“長期主義”和“短期主義”兩種。
做“長期主義”的品牌,看重產品口碑,重視產品質量,精準定位消費群體,從酒體設計、定價、包裝到營銷,全程參與,一心打造能讓消費者長期記住的產品品牌。
做“短期主義”的產品則重視所得利益,唯利是圖,賣一瓶算一瓶,把消費者當“冤大頭”,這款賣不動了,下次換個牌子、包裝再賣。
貼牌酒之長期主義
貼牌酒歷史由來已久,大名鼎鼎的五糧春、金六福、西鳳酒·華山論劍、江小白等賣遍全國的白酒,都曾受益于“貼牌酒”模式。
五糧液股份是中國白酒貼牌的開創者。
1994年,五糧液與福建邵武糖酒公司合作推出“五糧醇”。邵武糖酒公司買斷“五糧醇”品牌,負責全國總經銷,所有的品牌推廣,銷售鋪貨都由品牌方進行,五糧液負責生產。第二年,五糧醇就大獲成功,讓當時的白酒老大五糧液看到了另一條擴張之路。
1998年,五糧液酒廠生產的金六福酒以“春節回家,金六福酒”的廣告打響了“金六福”品牌,而“金六福”品牌至今還握在華澤集團子公司云南金六福投資有限公司手里,且有了屬于自己的生產酒廠。
2010年,有媒體以《五糧液出賣品牌經營權 關聯利益交易鏈浮出水面》揭開了“系出名門,麗質天成”的五糧春背后站著宜賓市智溢酒業有限公司。
后來,五糧液收回了五糧醇、五糧春的品牌。
2011年,華山論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曉軍以“買斷包銷”形式得到了西鳳酒的授權,開創了鳳香型柔雅新口感。2015年7月20日,西鳳酒廠歷史最悠久的801生產車間正式成為華山論劍西鳳酒專屬生產車間。如今,西鳳酒·華山論劍已成長為西鳳酒的核心產品之一。
2012年,擁有“江小白”商標的四川新藍圖商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陶石泉與江津酒廠合作,江津酒廠按陶石泉方要求,生產“江小白”。2013年,江小白建立自己的酒廠,脫離了“貼牌酒”的模式。
五糧醇、五糧春、金六福等貼牌酒陸續為五糧液帶來豐厚利潤,一時,貼牌酒之風在大大小小的白酒企業中盛行,酒廠對產品質監管的缺失也為眾多知名酒企其后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圖片來自網絡
貼牌酒之短期主義
貼牌酒為知名酒企貢獻了大量經營業績,為酒企占領市場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成為了知名酒企產品高端化戰略的擋路石,嚴重影響了酒企聲譽,把“天上仙人”硬是拉成了“水塘泥人”。
近年,網上流傳著一個關于貼牌酒的順口溜:
瀘州沒老窖,馬上往回繞。
汾酒加集團,基本要玩完。
西鳳沒有酒,必須躲著走。
五糧沒有液,買走都是孽。
洋河海天夢,其他不要碰。
這個順口溜充分表達出了消費者對于貼牌酒的不屑與警惕。
消費者會選擇購買知名酒企的貼牌酒,往往是基于對酒企的信任,卻將貼牌產品與嫡系產品混淆在了一起。酒是飲品,一入口就知道好不好,在同價位中值不值,于是被貼牌酒忽悠的消費者就會對知名酒企失望。
2019年4月22日,新京報一篇“汾酒開發品牌酒亂象”的報道將汾酒集團推上了風口浪尖。汾酒股份為汾酒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而汾酒集團則負責除汾酒股份之外的子公司產品。
“集團開發酒是由汾酒集團方面授權一部分有資金、有資源的個人或公司,自行設計酒瓶和外包裝,由汾酒集團灌裝酒水后,被授權方將‘杏花村’商標和汾酒集團公司的名字印在外包裝上進行銷售”。這就是妥妥的貼牌酒方式。
據新京報報道,很多不同品名的“開發酒”,包裝上雖都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品”、“杏花村”等字樣,但無法查詢具體開發商和酒水生產廠名廠址等信息,更有一些不良開發商和經銷商借此漏洞,用三無散酒灌裝冒充汾酒。
報道還揭露了“一箱標著‘杏花村原漿’的開發酒為例,一箱六瓶批發價180元,折合每瓶30元,但其二維碼顯示零售價每瓶高達688元,零售價是批發價的20多倍”。
這篇報道只是貼牌酒亂象之一,標識虛高的原價,再打出“骨折”價;包裝高端大氣上檔次怎么豪華怎么來,里面裝的酒體卻是成本怎么低怎么來,短期主義的貼牌酒商們,根本不考慮“名不符實”產品對酒企和品牌的傷害。
圖片來自網絡
貼牌酒1.0:成也貼牌,敗也貼牌
貼牌酒野蠻的1·0時代損害了知名酒企的長期發展,知名酒企們放棄短期利益,開始一年復一年的對貼牌酒進行砍!砍!砍!只是舉刀的速度與力度各有不同。
經過數年砍掉大量貼牌酒后,2019年,白酒兩大龍頭,茅臺和五糧液再度領頭揮出了大刀,“瘦身運動”跑起來。
2019年,2月18日,茅臺集團發布《茅臺集團關于全面停止定制、貼牌和未經審批產品業務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停止定制、貼牌和未經審批產品這三項業務。《通知》顯示:“近期又有個別子公司無視集團品牌管理規定,陽奉陰違、頂風作案,說一套做一套,造成惡劣影響,嚴重傷害集團品牌聲譽。”
茅臺集團簡單粗暴地將所有非親生的子品牌一刀切了,震動整個白酒圈。
2019年4月4日,五糧液出臺了《關于清理下架和停止銷售“VVV”、“東方嬌子”等系列酒品牌的通知》,宣布停止與“VVV、五糧PTVIP、東方嬌子、壹玖壹捌1918四個品牌的合作”。
4月8日,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有限公司銷售部又下發了《關于宜賓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有限公司同質化產品下架的重要通知》,下架了包括五糧陳、五糧精釀、五糧情、五糧迎賓酒、五糧尊、五湖液等31個品牌的73款產品。
這些被五糧液定義為“同質化”的產品,那外貌簡直就是照著五糧液大單品經典五糧液“整容”的,一個個都是“晃眼”五糧液,且長期在商超、電商平品虛假打折促銷,酒質低,價格低,嚴重拉低了五糧液高上大的品牌形象,氣得五糧液嫡系吐血。
2019年6月,汾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汾酒股份公司總經理常建偉透露,公司對于帶有'汾'字的產品,都要收回,8月之前,要全部完成品牌梳理。"
而實行長期主義的金六福、金劍南等產品,卻沒有因為“貼牌酒”出身而受到任何影響。
消費者并非“傻子”,不想買的不是貼牌酒,而是品質和價格并不相符的“騙人酒”。
圖片來自網絡
貼牌酒2.0:貼出一塊金
有白酒行業專家認為,“對于中國白酒來說,不同的品質體驗決定著不同品牌之間的認知差異,對于消費者來說,品質高低就是產品價值最直接的評判標準”。
白酒發展到現在,酒企對C端的重視已體現在了方方面面,品鑒會、體驗店也拉近了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一款產品好不好,不是看它是否是貼牌酒,而是產品本身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
貼牌酒1.0時代經過了前期的大洗牌,低質低價或低質高價都走到了末路,以消費者需求為生產方向,追求高品質高內涵的貼牌酒2.0時代正在興起,品控成為生產的根本要求。
貼牌酒2.0時代,知名酒企選擇合作方更加挑剔,門檻提得極高,以此保證品質和品牌不受貼牌酒影響。部分堅守長期主義的品牌方為了保證產品的性價比,不再只把目光聚焦在合作費用高昂的知名酒企上,而是選擇雖然本身名氣不大,但實力強的白酒生產廠家為合作對象。
如果品牌方堅守長期主義,酒體設計請名師打造、品牌文化深具內涵,品質在同價位段有競爭力,是不是貼牌酒,對消費者來說有什么關系呢?
金六福、金劍南、西鳳酒·華山論劍等品牌能成為了貼牌酒中的優等生,有些火到廠家不得不收回品牌,火到賣遍全國,不僅因為背靠知名酒企大旗,也因為其堅持長期主義。
酒調君認為,消費者要了解一款酒,最好的方式是品鑒,而不是只看其出身。老牌名酒中有拉后腿的存在,新秀品牌中也存在超越前輩的洶涌后浪。
貼牌酒到底會飽受詬病還是成為金枝玉葉,關鍵看廠家和品牌方的品控能力。
如今的貼牌酒已經進入去粗求精、去偽存真、去劣從優的消費時代,未來只會更加“內卷”,畢竟消費者的要求也會升級!
朋友們,你對貼牌酒怎么看?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