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歷史上最早的釀酒燒房,究竟始建于何時呢?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考證依據。現存最早的文獻資料,是明朝茅臺《鄔氏族譜》,其扉頁所繪家庭住址地形圖,標注了在其住宅附近有釀酒作坊。
《鄔氏族譜》記載,鄔氏先人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隨李化龍進軍貴州,征討播州(今遵義大部)土司楊應龍判亂后,才在茅臺定居的。這說明,至遲在17世紀初葉,茅臺村已經有手工作坊意義上的釀酒業。
茅臺一帶出土文物也證明,當時茅臺周圍沿古道的村落,如趙家壩(即今仁懷市茅臺鎮太平村)、安村(即今仁懷市二合鎮紫云村)等地,已經有了酒店。
乾隆十四年(1749年),貴州布政使愛必達的《黔南識略》一書卷下的“遵義府仁懷縣”條云:“茅臺村地濱河,善釀酒,土人名其酒為‘茅臺春’。”這是地方文獻中,關于茅臺酒的較早記載。
《黔南識略》成書時,赤水河已于三年前疏浚通航,川鹽入黔,進一步促進了茅臺鎮釀酒業的發展。
迄今發現的茅臺最早的酒號,叫偈盛酒號。1990年,在茅臺至仁懷縣城的小道旁,一個叫三百梯的地方出土的路碑上,刻有“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茅臺偈盛酒號”字樣。可見,至遲在清代中葉,茅臺鎮釀酒業便已發展起來。
1939年,張肖梅在《貴州經濟》一書中提出茅臺酒的釀制工藝源出山西,直到今天,也還有人說“汾酒是茅臺酒的祖師爺”,以及“茅臺酒源出陜西”,等等。《黔南識略》的記載表明,茅臺當地百姓原本就善于釀酒。
到清嘉慶、道光年間,茅臺鎮釀酒燒房已發展到數十家。在茅臺鎮楊柳灣,即今貴州茅臺酒股份公司制酒一車間處,一尊建于清朝嘉慶八年(1803年)的化字爐上,所鑄的捐款名單中有“大和(疑為“天和”或“太和”)酒坊”字樣。而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編撰的《仁懷縣草志》也記載,“茅臺酒:城西茅臺村制酒,為全黔第一”。
成書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的《遵義府志》,援引《田居蠶室錄》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這就是說,當年茅臺鎮的20多家燒房,每年至少耗費糧食1200噸,年產茅臺酒170—240噸。
即使是100多年后的1949年,全國白酒總產量也才11萬噸左右,因此,清道光年間茅臺酒的數百噸的產量,在當時的確是無與倫比的。就在這一時期,后來創辦了榮太和燒房的王立夫的祖父王振發,經營鹽業致富后,在茅臺鎮黑箐子一帶興建了燒房。
咸豐四年(1854年)的《黔語》記載:“茅臺村隸仁懷縣,濱河,土人善釀,名茅臺春,極清洌。”所謂“土人”,指世代居住本地的人。作者吳振棫還寫道:“頗聞釀法出茅臺,千山萬嶺焉得來。”
清咸豐初年,黔北一帶楊龍喜起義。咸豐四年(1854年)八月,清朝廷派兵進剿,村寨被夷為廢墟,茅臺鎮幾十家酒坊也毀于兵燹,茅臺酒生產一度中斷。
兵事稍息,同治二年(1863年),永隆裕鹽號老板華聯輝在茅臺鎮購得因戰火中斷生產的燒房舊址。當年這個被收購的燒房叫什么名字,興建于何時,由于文獻匱乏,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華聯輝確實在老燒房基礎上重新開設了成裕燒房,即后來所稱成義燒房。到了這時,茅臺鎮釀酒業才又漸次恢復和發展起來。
光緒五年(1879年),茅臺天和鹽號老板王立夫、仁懷縣城三官樓大地主石榮霄、今赤水長沙場商人孫全太,合伙開設了榮太和燒房,即后來所稱榮和燒房。
1915年,茅臺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成為世界名酒。1929年,貴陽商人周秉衡與四川敘永商人賈文欽合伙,在茅臺鎮投資興辦了衡昌燒房;1936年,貴陽人賴永初入股;1941年,賴永初兼并衡昌燒房并更名為恒興燒房。
1936年的《續遵義府志》援引《近泉居雜錄》的記載,詳細介紹了清末民初時期茅臺酒的回沙工藝,并明確指出:“造法不易,他處難于仿制,故獨以茅臺稱也。”對茅臺酒的不可復制性,當時的人們已經有了深刻認識。《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志》稱,此時,“另外一些釀酒作坊也相繼開辦,茅臺鎮的釀酒業得到發展”。
1951年11月,仁懷縣人民政府以人民幣舊幣1.3億元購買了成義燒房,成立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臺酒廠,隨后與沒收的榮和燒房、接辦的恒興燒房合并。此后廠名雖幾經變遷,但茅臺酒卻迎來了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