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新國標剔除了非谷物酒精和添加劑,以后的白酒就都是“純糧酒”、“糧食酒”了,是不是可以閉著眼睛買白酒了?
你高興得太早了,酒精勾兌的白酒都會明顯地標注出來。反而是那些“純糧酒”、“糧食酒”,最容易迷惑你。他它們的配料表滿滿的谷物,你反而分不出來高低。
也許你從沒有喝過正宗的白酒。因為傳統大曲酒只占白酒產量很小的一部分,且是高價的那一部分,我們平時喝的白酒都是現代酒曲生產的新型白酒。
傳統白酒利用大曲固態發酵,在云貴川等地還有一些小曲白酒,以及像董酒和酒鬼酒等大小曲混合使用的白酒,但傳統白酒以大曲酒為正宗和主流。
大曲酒有著產量低、糧耗高、周期長等不利因素,雖然小曲酒產量高,但接受度不高。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麩曲工藝開始應用。麩皮做酒曲,省了糧食,周期短、出酒率還高,還具有大曲酒風格。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除了名優白酒、或各地重點白酒企業有實力和資格用大曲工藝。其他白酒基本都是以麩曲白酒為主流,畢竟在那個年月,產量和效益才是第一位的。二鍋頭就是最早大量生產的麩曲白酒,并且一直到現在都是以麩曲為主。
但是麩曲,仍然需要比較復雜的工藝,隨著酶制劑和微生物技術的成熟,糖化酶和酵母等應用到發酵工藝中,既能簡化工藝,還能提速增產。
無論什么酒曲,都需要酒廠去發酵和蒸餾。在市場開放的上世紀80年代,液態法白酒和酒精配制酒又成為了各家酒廠的寵兒,從此把白酒市場拉入混亂的深淵。
白酒明明是谷物原料,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而“純糧酒”、“糧食酒”卻成為了白酒的賣點,也是挺可悲的。
如今物質豐富,白酒頻頻漲價,原料和生產成本已經不是問題了,大曲工藝白酒也越來越多了。但是,科技也更加發達,茅臺出了“白酒院士”,瀘州老窖和五糧液也有博士后工作站。白酒工藝、白酒風格、白酒標準的話語權被大酒廠牢牢把控,各種酶技術、微生物技術早已植入白酒的生產中了、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產,讓傳統大曲白酒難覓蹤跡。
時代在發展,白酒也在發展,只是希望保護好傳統大曲酒。調和威士忌從來不敢說:雪莉桶和泥煤。而麩曲、小曲和大曲,卻都是清香型白酒。曲定酒型,其實也決定酒質,白酒不能只按香型來籠統分類,把不同酒曲的白酒混為一談。什么時候白酒能像威士忌那樣區分單一麥芽、調和型威士忌就好了。但還是那句話,話語權在大廠手里,這塊奶酪誰敢動?
以上內容均為《四度酒話》作者收集相關資料總結的個人觀點,并不一定與真實情況對等,僅供酒友之間探討,如引用的圖文有侵犯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本人,以便及時刪除相關內容。另外,本號已經申請“原創保護”,轉發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