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在一些雜志上看到,XX葡萄酒參評XX大賽,獲得XX分。葡萄酒品酒師們通常會根據評分系統的分值,來確定一些葡萄酒的優劣。但是這些評分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或許不會過多的參考。即使是評分相差不大,我們個人的口感也會有所喜好差異。所以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應當怎么實際運用這些 知識。
本文主要介紹一下國際上對于葡萄酒是怎么評分的,再引申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喝葡萄酒應當注意的點。全文1600字,大約閱讀時長6分鐘。
品酒前的準備
一般來說,品酒之前應當移除一切可能干擾味覺的因素,有些人會采取嚼蘇打餅或面包來去除口腔異味。
葡萄酒的種類有很多,白葡萄酒、起泡酒、紅葡萄酒等等,不同的葡萄酒需要用到不同的杯。為了保證對比的公平性,ISO國際標準品酒杯則是一種選擇。
ISO杯的側面形狀像郁金香,這種杯型有利于聚集香氣,也方便品酒者持杯。
觀色
視覺上的評價,通常是最直觀的評分方式,有些葡萄酒能夠從外觀就能看出它的缺陷。比方說一款葡萄酒的陳釀方式不當,或者是酒體老化、木塞污染等問題,通過視覺就能很好的判斷出來。
葡萄酒的顏色也能夠快速定位這款酒。以紅葡萄酒來說,如果是寶石紅、石榴紅的顏色,則說明這款酒是比較年輕的葡萄酒。如果是顏色偏橙、或者是偏琥珀色,那么這款葡萄酒則是比較陳年了。
聞香
聞香是一個感受葡萄氣息的方式,通常可以通過聞香判斷出軟木塞有沒被污染。(受軟木塞污染的會有一種霉味、濕紙板的味道,不知道濕紙板氣味的可以去試一試,很影響體驗)
聞香確定酒體是健康的之后,就可以判斷葡萄酒的香味和香氣是否濃郁。例如有些香味的形容詞有”黃油“、”香草“、”水果“等香味,而形容香氣是否濃郁則會用”優雅“、”清淡“等。
品味
品味向來是一個判定比較困難的一個方式,因為味道的體驗相對于比較主觀。有些人能從葡萄酒中品出花香、綠色水果、柑橘、堅果、紅色水果、黑色水果等,有些人則能夠品出蔬菜、香料。這些種種氣味不同人去品,所品出的感覺都有可能是不同的。
但是在葡萄酒的常見的幾種特性,還是有所參考價值的。
甜度,可以標明葡萄酒的含糖量的多少,葡萄酒根據甜度能夠分成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幾種;
酸度,酸度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你吃檸檬和柑橘的感覺。如果說酸度不夠,那么你吃甜的過多,就會產生膩的感覺。如果酸度適當,則會促使人的食欲。像白葡萄品種通常會比紅葡萄品種酸度高。所以像在夏日中,一杯冰鎮的白葡萄酒是非常解渴的;
單寧,剛接觸葡萄酒的可能不太懂這個詞,單寧的形容就好比你喝茶葉,會感覺又苦又澀。單寧主要來自于葡萄皮,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要在葡萄酒中加入單寧。單寧的加入,能夠使口腔干澀,從而加大品酒人對酒體敏感度,同時由于口腔干澀,會促使你喝下一口。
酒體,也被稱為入口感。酒體主要是由酒精、單寧、糖分共同作用形成的綜合體現。如果你不明白酒體的厚重是什么體驗,你可以回想一下同樣體積的水和酸奶(不是乳酸菌飲料),這就是區別。
余味,指在酒體離開口腔之后,其中喜人的香味持久留在口腔內的味道的持續時間,一些悠長復雜的高品質葡萄酒正是這樣的。
如何通過知識活用
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沒有像一些品酒師這種專業的方法和興致。對于一款葡萄酒,我們只會在于他好不好喝,如果覺得好喝,就會象征意義上的了解一下它的歷史和感受。不同的人喝酒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詳情可以參考:
中外葡萄酒文化的差異
那么平常品葡萄酒,不需要給葡萄酒做評分,我們通常情況下大多只要從3個方面來就可以了。
看下木塞是否污染損壞,通常一些葡萄酒因為存儲方法不當,從而損壞酒體;
聞一下風味如何,既然選擇了葡萄酒而不是選擇啤酒,那么聞香也是一個有儀式感的動作吧;
品一下葡萄酒的風味,可以細嚼慢咽一般慢慢地感受來自葡萄酒帶來的風味。
有人可能會說了,為什么不看什么莊園、年份、葡萄品種。這是因為不同莊園所產的風格、不同年份產出葡萄的質量、不同葡萄品種帶來的風味,這些因素太過于復雜,對于一個剛開始想了解葡萄酒的人來說,有點接觸面過大,這里也不一一贅述,如果想進一步了解葡萄酒、威士忌、精釀啤酒的相關分享,可以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