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往暑來又是一年端午節,端午是一年四季陰陽交替的分界線,人們聚在一起驅邪祈福、互祝“安康”,粽子和美酒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物品。對大多數人來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的日子,但對醬酒人來說此刻卻意義非凡。因為一瓶醬香酒的誕生,除了順應當地環境、氣候、原料外,還有其獨特的季節性,具體表現為“端午制曲、重陽下沙”,而且在“12987”的傳統釀酒工藝流程中,“制曲”又是醬香型白酒一個生產周期的起點,因此端午節也被視為一瓶醬香美酒的生命序章。
俗話說“曲乃酒之骨”,酒曲上生長大量微生物,微生物分泌的酶,具有生物催化劑,可加速淀粉分解成糖,糖在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因此,作為紅糯高粱發酵的引子和關鍵,酒曲的質量對釀出酒的好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制曲所用的顆粒堅實飽滿、優質均勻的小麥)
可為什么要把制曲的時間選在端午呢?以仙秦酒為例,仙秦酒在釀造過程中遵循著“四高兩多兩長”工藝,其中“四高”之一指的便是“高溫制曲”。高質量的大曲,對曲塊的入倉溫度、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都有嚴格的要求,酒曲需在高溫條件下動態發酵才能形成獨特的風味,所以保證曲塊發酵溫度是保證大曲質量的關鍵。而從端午開始,赤水河流域氣溫升高,濕度變大,微生物變得異常活躍,種類和數量增多,為曲坯的發酵創造了最有利的自然條件,正是制曲的最佳時節。并且這一時節,用于制曲的冬小麥正好褪去了青澀的水分,用于制曲再好不過。
(制作完成的曲坯)
每當端午節到來之際,大大小小的醬香型酒廠就要制作酒曲了。而仙秦酒是以優質有機小麥為原料,先將顆粒飽滿、無霉變的麥粒磨碎,然后均勻地灑上適量的水和母曲進行調和攪拌,待其呈用手可以捏成團,松手后又能散開的狀態時,便可以開始制曲了。制作好的曲坯四周緊實、中間疏松透氣、表面光滑,呈龜背方形,這樣做的目的則是為了保證內部溶氧量充足,以便更好地進行發酵。
隨后將制作好的曲坯要放置在高溫曲房內自然發酵,曲坯內部溫度可上升到65攝氏度以上,期間要進行規律的上下翻轉,讓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觸微生物,這也是制曲的關鍵所在。在歷經40余天的室內發酵后,曲坯被移出密封室,但仍要經歷半年之久的自然風干才能使用。當被粉碎的曲坯運送到制酒車間時,方能發揮它真正的效用。一番工序下來,生產一塊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個月。而這僅僅只是一年生產周期的起點,待到酒曲完成后,重陽時節也將到來,那時將與紅糯高粱為伴,經歷“12987”,開啟一瓶美酒的釀造之旅。
“端午制曲、重陽下沙”可謂是醬酒人千百年來恪守的醬酒釀造的絕佳法門,遵循四時節氣、道法自然,釀出的美酒才會渾然天成。而仙秦酒也將始終秉持“天人合一,才能釀好酒”的初心,不斷為愛酒、懂酒之人帶來高品質好酒。時值端午佳節,“粽”有千般風情,仍需舉杯相聚,在此借112歲“酒界泰斗”秦含章先生的一首詩《端午節》:“農歷五五端午節, 雄黃燒酒滿口吃, 菖蒲剪劍插門前, 糯米粽子投江歿。”來祝福大家端午安康,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