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飛天”茅臺,有些酒友可能會有一堆問題:什么是大飛天茅臺酒?大飛天茅臺酒出現在什么時候?主要特征是什么?有什么收藏價值等等一系列問題,莫著急,小編今天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為什么叫大飛天?
大飛天是一個昵稱,主要是這個時期的飛天容量從500ml變成540ml,容量變大了,一些茅臺愛好者昵稱為“大飛天”。
大飛天的由來: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原來出口的“飛天”商標因“四舊”嫌疑被停用,茅臺酒廠使用“葵花牌”商標進行出口,但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對“朵朵葵花向太陽”的紅色寓意并不買賬,影響了出口銷量,因此從1975年2月開始,“葵花牌”又全面被“飛天牌”替代。
重新改為“飛天牌”后,因為容量由之前的500毫升變為540毫升,因此業界稱這一時期的“飛天”為大飛天,時間跨度為1975年—1985年。大飛天茅臺就是葵花茅臺的繼任者。
大飛天主要特征
“大飛天”茅臺左上角的“飛天商標”圖案比后期要略大,飛天人物比五六十年代更為飽滿圓潤,但整體酒標比六十年代要小。
1.開始標注度數:酒瓶右下角為簡體中英文對照“中國 貴州茅臺酒廠出品”,下方標有度數和容量。從1975年開始,外銷飛天茅臺開始標注度數。這一時期的“飛天”生產規格分別為540ML、270ML、140ML裝。
2.容量標準化:茅臺酒的酒精度數一直經歷著較小的變化,基本是由高向低的變化,外銷的茅臺酒度數一直較內銷的茅臺酒偏低。1975年重新推出的“飛天牌”茅臺酒標明的度數是53%vol即53度。后來的研究證明,53度茅臺酒的口感、品質等都是最佳。
3.廠址右下角的“MOU TAI”改為“MOUTAI”并且在線面增加一行53%VOL 0.54L即540mL,也是茅臺酒容量標準化、國際化的開始,采用mL標明容量是國際上酒業通行的標準。
4.瓶蓋也有變化:“大飛天”茅臺封蓋較平,暗紅色封膜。關于瓶蓋的特征,以1975年—1985年這10年間的“大飛天”為判斷依據。
5.蓋頂變化:蓋頂較平的為1976年以前,此現象內銷五星茅臺也一樣;紅飄帶顏色發淺呈粉色的屬于70年代后期;膠套較薄,有些透明狀或呈紫色的在1981年以前;膠套頂部帶“茅臺”字樣暗記的屬于“1983—1985年”。
70年代粉色飄帶大飛天
收藏價值
意義特殊:“大飛天”茅臺誕生于文革之后,國家正處于百廢待興之際,并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具有極強的時代感,歷史意義特殊,收藏紀念價值極大。
存在時間短、存世量小:“大飛天”茅臺只存在10年左右時間,因此存世量非常稀少,而且,當時大部分用于外銷,因此如今在市面上出現的都是從國外回流的珍品,數量就愈發稀少。其收藏價值就更加顯而易見。
關聯閱讀:茅臺“飛天標”的這些細節變化
1958年,為適應國際需要,茅臺酒廠決定采用敦煌畫中“飛仙獻酒”圖案,將茅臺酒外銷商標更改為“飛天牌”,從此茅臺進入飛天時代。
70年代末飛天標特征
1975年,啟用新飛天標,飛天女的眉毛很短,嘴巴鼻子均為一個小圓點,很小、很圓,且無耳朵眼。在酒標正標下方添加酒精含量、容量標志。20年代80年代初,飛天商標右側仙女臉上才有鼻梁和耳朵眼。
1983—1985年,“飛天標”右側仙女頭頂部位有一個黑點,形狀如同古代武士帽子上的帽尖,(無帽尖的為1985年產品)。
1986年開始,茅臺酒將使用了20年的塑料瓶蓋,改為使用金屬瓶蓋,飛天圖案左側仙女褲腿上部的褲腿中間一處開口。
1990—1996年,飛天標右側仙女臉上有“鼻梁”(1989年以前無鼻梁)
2000年8月開始,“飛天標”左右仙女臉上及身上皮膚為粉紅色網點狀,同時右側仙女臉部表情呈現睜眼張嘴,直至2003年閉眼閉嘴。
2004年,飛天標仙女取下“袈裟”外套。
2005年,“珍品貴州茅臺酒”飛天標再次改變,右側仙女無鼻梁,仍有耳朵眼,仙女身上衣服顏色發黃,手捧的金爵及光芒射線顏色發黃。
茅臺商標變遷史異常復雜,本篇飛天標變化史只是根據時間順序梳理了一小部分,并不完全涵蓋飛天標的變化,且圖片難找,畫質模糊,僅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