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說起,“劉伶醉酒“一詞,最早還是出現在唐代大詩人徐夤的詩《贈嚴司直》中:“承家居闕下,避節出關東。有酒劉伶醉,無兒伯道窮。”
而在唐代北方所開酒家中,有一幅很有名的對聯,也是與“劉伶醉酒”有著緊密關聯的。這幅對聯的上聯是:“忙什么?喝我這劉伶醉,百文一盞。”下聯對:“走哪里?聽他擺龍門陣,再飲三盅。”
而有關“劉伶醉酒”的戲曲創作,最早又是元代大戲曲家馬致遠創作的元曲《劉伯倫酒德頌》。到清代,又出現了京劇《劉伶醉酒》,還有就是上期我們已經介紹過的,由近代大家成兆才創作,在廣大戲迷中產生過很大影響的評劇《劉伶醉酒》。再有,就是由當代王雙福先生整理的梨花大鼓《劉伶醉酒》。
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前后,由原保定航空學院教授王岳強整理出版的《名賢詩譜·劉伶醉》,共收錄歷朝歷代有關著名詩人、大文學家,比如南北朝顏延之,唐代孟浩然、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宋代歐陽修、黃庭堅、蘇軾、陸游,元代元問好、劉因、馬致遠,明代唐寅、鄭洛等等寫有關“劉伶醉酒”的詩、詞就有上千首。
當然,最有趣的還是不同朝代書畫家所畫千姿百態的“劉伶醉酒”圖,以及民間所制作的各式各樣的有關“劉伶醉酒”的酒具和陶瓷塑像等等。
我們說,正是以上這些在民間的廣泛流傳,也最終為“劉伶醉酒”文化的形成和代代傳承提供了最有力的載體和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劉伶醉酒”文化的極大豐富提供了最充分的保障。
不知大家的看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