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長江首城、中國酒都。
五糧液,大國濃香、和美五糧、中國酒王。
兩者,彼此成就——宜賓獨有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品質卓越的五糧液;五糧液這張亮麗名片,讓酒都宜賓知名度、美譽度更加彰顯。
產區,名酒的核心標簽之一。作為我國多糧濃香型白酒發源地和濃香型白酒核心產區,有著四千多年釀酒史、兩千多年多糧釀酒史的宜賓,裝載著民族品牌五糧液的千年傳承與和美未來。
酒都宜賓,三江匯流
四千多年釀酒史 沉淀出一杯“大國濃香”
綠色的四川盆地,仿佛一個天然的“酒窖”。而位于“酒窖”底部、盆地南緣的宜賓,是一座世界少見的三江匯流城市——金沙江帶著青藏高原古樸原生態的文明,岷江攜天府之富饒、古蜀文明之燦爛,在宜賓中心城區與長江交流匯合。
集長江、岷江、金沙江之靈氣,取五谷之精華,宜賓具備得天獨厚的生態釀造環境基礎,地處被聯合國教科文及糧農組織譽為“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白酒的地區”。
宜賓不可復制的自然生態環境
白酒釀造的關鍵環節是微生物發酵,而影響微生物菌群生長的因素有溫度、濕度、日照度、海拔度、風速度、土成度、糧優度、水質度和技術度等,被學界和白酒科技工作者稱為產出好酒的“九度理論”。從產出好酒的“九度理論”來全面判斷,宜賓完全具備這九大要素。
宜賓,這座有著4000多年釀酒史的歷史文化名城,詩圣杜甫寫下了“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的詩篇,北宋文豪黃庭堅留下過“姚子雪曲,杯色爭玉”的贊美。如今,古代文人筆下的美酒,已茁壯成長為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宜賓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
作為中國濃香型白酒典型代表、行業龍頭企業,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始于唐,興于宋,成于明。從唐代“重碧酒”、到宋代“姚子雪曲”,再到明代“雜糧酒”,清得名“五糧液”,一脈相承逾千年。特別是以“利川永”“長發升”“全恒昌”等八大古酒坊共同組成的五糧液古窖池群,源起于1368年(明初洪武元年),里面有著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且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國家工業遺產”,并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五糧液地穴式曲酒發酵窖古窖泥,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是國家博物館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活文物”。
五糧液“長發升”古酒坊
650多年從未間斷發酵的明初古窖池群,積淀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繁復而嚴苛的釀造技藝,成就了“各味諧調、恰到好處”的極致品質與稀缺價值;天地五谷精華與匠心匠藝傳承的完美融合,蘊藏“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守正”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緊密結合,持續詮釋著“大國濃香 和美五糧 中國酒王”品牌內涵。
一枝獨秀蜀山水,千種佳釀總宜賓。在龍頭五糧液的引領和帶動下,宜賓聚集起49戶規模以上白酒企業、270余戶中小釀酒企業、120余戶配套企業組成的集原糧種植、研發、基酒儲存、包裝材料、罐裝、銷售、物流為一體的產業集群,以不足全國白酒行業1/10的產量,長期支撐了全國1/4左右的市場份額和1/5左右的利潤總額;以不足四川白酒行業1/5的產量,支撐了全省一半的市場份額和近3/5的利潤總額。
數據顯示,2021年,宜賓白酒總產量70.3萬千升,占全省19.3%,占全國9.8%;營業收入1634.8億元,占全省50.34%,占全國27.1%;利潤總額365億元,占全省55.7%,占全國21.4%。今年1-9月,宜賓市白酒總產量41.72萬千升,營業收入1334.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94.77億元。預計2022年全年,全市白酒產業營業收入將突破1800億元,利潤總額超400億元,均實現10%以上增長。
五糧釀造技藝 向中國和世界獻出的多糧釀造最佳方案
宜賓,早在2000多年前就誕生了多糧釀造技藝。一代代釀酒匠師充分發揮宜賓不可復制的“九度”優勢,博采眾長,通過無數次的科學調試,最終向中國和世界獻出五糧釀造技藝,將五糧的不同風味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品質卓越的五糧濃香型白酒。
宜賓的美酒五糧液,是集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谷物精華釀造而成的瓊漿玉液,其“釀造密碼”被學術界稱為“五糧之謎”:五糧配比雖非秘密,但五種糧食內部的耦合作用,至今未知仍然大于已知。
五糧液生態釀造基地
五糧液對“五糧之謎”的研究走在了行業前列,特別是強化關鍵微生物菌種資源保護與挖掘領域,在發酵機理、健康因子、風味物質等為核心基礎理論研究與創新方面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許多成果填補行業空白。
“目前,我們在五糧液酒中發現有超3000種化合物,包括環二肽類、萜烯類、有機酸、酚類等眾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其中對濃香型白酒風味有重點貢獻的有700多種,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攻關過程。”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傳承人、中國釀酒大師、五糧液股份公司技術總顧問趙東說。
五糧配方
趙東表示,五糧液傳承逾千年的五糧釀造技藝,釀造配方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經過一代代釀酒師反復實踐,才最終形成五糧液的成熟配方。比如五糧液早期使用蕎麥,但因其去殼不盡,易使酒產生苦澀味,后來采用小麥替換了蕎麥,又經多次科學的配料實驗,對五種糧食的配比做了精細的調整,終于形成五糧液的現代配方。
既然多糧釀酒是動態調整過程,為何不生產六糧液、七糧液,或更換五糧配方?趙東表示,不論少用糧食(種類)還是多用糧,都會打破平衡,造成酒的風味成分比例失調,口感達不到最優狀態。“五糧釀造技藝絕不僅僅是五種糧食的簡單聚合,而是取高粱產酒清香味正,大米產酒醇和甘香,糯米產酒純甜味濃,小麥產酒曲香悠長,玉米產酒噴香尾甜,通過無數次科學調試,最終‘薈萃成醇’,將五種糧食的風味融合為一,又使每種原糧的優點得到充分激發。”
五糧配方
我國第一位白酒博士、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帶領團隊通過科學、系統、定量的方式,對濃香型白酒的配比進行了深度研究。研究發現,在同樣的曲、溫度、發酵設備條件下,不同糧食種類配比釀造出的白酒風味都很大區別,和單一糧食相比,多糧釀造形成的環境更好、風味成分更豐富;同時,對比研究單糧、三糧、五糧釀造體系,發現五種糧食的組合是最佳的。
當前,五糧液正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培育新動能、搶占行業創新發展制高點、厚植可持續發展新優勢,通過強化關鍵微生物菌種資源保護與挖掘等,實現優勢釀造微生物資源的有效保護與高效利用。
實施“高質量倍增工程” 助力宜賓加快建成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今年10月,五糧液江北園區技改擴能項目投窖生產。該項目是五糧液“高質量倍增工程”首個建成投產項目,為后續加快推進紅壩片區、元水片區新建產能提供了示范。
五糧液投窖生產的技改擴能項目(攝于10月)
高質量倍增工程,是五糧液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聚力建設優質產能,聚焦提升名酒率,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其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夯基固本的務實行動,涉及擴大優質原酒產能、增強儲存能力、提升智能化裝備水平及文旅綜合體賦能品牌提升等項目。
其中,擴大優質原酒產能方面,五糧液堅持挖潛和擴能相結合,按照“2+2+6”總體布局,推進五糧液江北園區挖潛改擴建2萬噸、紅壩片區新建2萬噸、元水片區新建6萬噸。
五糧液百萬噸儲酒基地一角
增強儲存能力方面,五糧液在現有原酒儲存能力的基礎上,正在加快建設30萬噸陶壇陳釀酒庫和36萬噸勾儲酒庫,在“十四五”期間加快建成國內領先的100萬噸原酒儲存基地;同步啟動制曲車間擴能、釀酒專用糧工藝倉及磨粉自動化改造、成品酒包裝及智能倉儲配送一體化等,以更好地匹配優質原酒產能的提升。
“五糧·東方酒谷”文旅綜合體(效果圖)
此外,在“文化自信自強”的時代背景下,五糧液將大手筆建設門戶區“五糧·東方酒谷”、五糧液501古窖池中國白酒文化圣地等文旅綜合體項目,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宜賓特色,弘揚白酒文化,打造獨具地方文脈特質復興空間。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疫情沖擊、經濟承壓等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交織,但越是面臨復雜多變的環境,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白酒行業結構性繁榮的長周期沒有改變,向優勢品牌、優勢企業、優勢產區三個集中趨勢沒有改變。基于三個“集中趨勢”,五糧液以實施“高質量倍增工程”為著力點,全力推進一批既利當前又奠基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是其守正固本、主動求變、科學應變,把牢發展主動權的具體行動。
隨著“高質量倍增工程”項目相繼落地,五糧液高質量發展能級必將得到進一步提升,不僅將為其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世界500強夯基固本,也必將助力宜賓“構建長江‘零公里’最優釀酒生態圈,打造世界優質濃香白酒主產區,加快建成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川經瞭望記者 楊波 侯云春 圖片由五糧液集團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