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令,顧名思義,行酒令必用籌子,使用籌子是此類酒令的顯著特征。籌本來是古代的算具。古代沒有計算器,一般用竹木削制成籌來進行運算。善計者可以不依賴算具求得結果,因此籌引申為籌謀、籌劃。
從唐代開始,籌子在飲酒中就有了兩種不同的用法:其一,仍用以記數,白居易詩“醉折花枝作酒籌”中的“酒籌”即為此類。這種意義下的籌在后代酒令游戲中仍可見到,作用是以籌計數,后再按所得的籌的數量行酒。
另一種就比較復雜了,古人不滿足于籌子的原始用法,而把它變化成了一種行令的工具。其酒籌都是事先精心制作的,據有關材料介紹,酒籌最好用竹片制成,竹片長20厘米,寬2厘米,刨磨光潔,用小楷書寫上文字,其詩詞各句用墨色,令詞用朱色書寫,然后再涂上清漆晾干即可。
行令時合席按順序搖筒掣籌,再按籌中規定的令約、酒約行令飲酒。據考,唐代的《論語》酒籌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種籌令。
籌令的包容量很大,長短不拘。大型籌令動輒有八十籌,而且令中含令,令中行令。籌令因有這樣的特點,才有能力從長篇巨作的戲劇《西廂記》及《水滸傳》《聊齋志異》《紅樓夢》等小說中取材,也才能夠包容像《易經》的六十四卦等具豐富內涵的文化現象。
一般籌令多刻著唐詩、宋詞、元曲名句以及文學名著之人名或明賢故事,每籌下都注有飲酒對象和數量,詼諧幽默,每每令人捧腹。它是古人宴飲時借來助興的一種游戲,起著活躍氣氛、調節感情、增進人際交流的作用。
參加者自古今名著、詩詞歌賦,至天文地理、民俗惺語都要胸中有數才能現場發揮得好而不被罰酒。人們在歡宴中也鍛煉r才想酸捷和競爭精神,既活躍了飲食的氛圍又增添了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