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詳細解讀了2月21日新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引發了全網關注。
“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出臺的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馳而不息重農強農的堅強堅定決心,為廣大農民群眾送來了政策春風和民生禮包。”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指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對2022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據一號文件顯示,該意見共包括8個部分35條,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條底線、三項重點、一個加強”,即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扎實有序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項重點;并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對此,業界普遍認為,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把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擺在了首要位置。受此利好影響,農業板塊自2月22日起全線飄紅。其中,種業、生態農業、養殖業和鄉村振興等農業概念股大多乘勢走高。多家機構也研究表示,中央一號文件將催化農業板塊相關投資機會。那對與農業息息相關的釀酒行業會有什么影響?
“一號文件多次提到糧食,其中就明確指出要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這對酒業來說,可能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或許會帶來降本增效的壓力。”江南大學教授范文來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這些影響可能是短期或局部的,如對啤酒和黃酒可能影響較大,對白酒影響可能有限。
“現在大型骨干酒企要做的,就是解決如何選育釀酒專用糧食的問題,而不是隨便拿一種糧食就用來釀酒或者生產優質酒。在這一點上,國外威士忌的做法較有借鑒意義。據相關文獻記載,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威士忌酒的制作原料基本上是十年更新一個品種,在不斷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極大地提高了出酒率。”范文來指出,糧食關乎民生大計,作為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和高質量發展的載體,酒業也應該積極倡導節糧,并在保證酒類品質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不斷開發釀酒節糧新技術。
“同時,還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糧食利用率和副產物酒糟的利用率。建議有條件的酒企不要直接將酒糟變成肥料,可以通過科技賦能,把其中的淀粉質原料分離出來,生產相關高附加值的產品,以此來延伸產業價值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范文來說道。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酒類產品結構的變革,消費者對酒類品質的追求、對釀酒原料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顯示,長期以來,釀酒原料多數屬于農戶分散種植方式,且原料品種研究投入嚴重不足,農場化和規模化種植比例很低,很難保障原料品質的穩定性和均一性,不是質量沒保障,就是品種差異大,該模式早已不能適應當前酒類產業發展需要。
為此,在“十四五”期間,中國酒業協會提出要積極推行白酒、黃酒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以實現有效供給釀酒原料,確保白酒、黃酒的品質和特色,同時有利于提高種糧效益,降低糧食生產成本,促進糧食轉化,從原糧保障上確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酒是糧食釀造的,糧谷原料的品質與美酒品質之間的關系,我們常常說的一句話叫作:好糧釀好酒。但長期以來,我們對于釀酒用糧的研究遠遠不夠。什么樣的美酒應該用什么樣的糧谷?甚至什么樣的品種、什么樣的品質都缺乏研究。”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曾指出,好酒不僅是釀出來的,不僅是調出來的,還是種出來的。
因此,我們也呼吁酒企從原糧抓起,解決卡脖子、缺乏技術賦能等問題,將釀酒專用糧牢牢地捧在酒業人自己的手中。在為消費者奉上極致美酒的同時,助力農業縱深高質量發展。
(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