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酒就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待客要備酒、喜事要喝酒、親朋交流要上酒……到了春節,一家人的團圓飯上,酒更是不能缺席。
近七成酒民不懂健康喝酒
然而,在人們暢飲之余,很多數字又難免讓人感到一種沉重:2000年,全世界因飲酒引起死亡的人數約180萬,相當于全球疾病負擔的4%;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02年世界衛生報告:減少風險,延長健康壽命》指出,在低死亡率發展中國家,酒精是造成疾病負擔最主要的危險因素;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數據表明,中國每年至少有11萬人,因過量飲酒導致酒精中毒死亡。
2008年1月,由中國保健協會和中華醫學會牽頭進行的一項有效樣本量為17萬余份的《2007年度中國25省民眾健康飲酒狀況調查報告》出爐,其數據依然讓人們感到心驚。據統計,高達65.39%的受訪者健康飲酒狀況不合格;25.58%為基本過關,8.52%較為良好,僅有0.51%的飲酒者具備正確飲酒觀念。最令調查者詫異的是,67.59%的被訪者承認過量飲酒有害健康,將近30%能夠準確說出孕婦、高齡老人、心臟病患者等人群不宜飲酒;然而即便對過量飲酒的危害有清晰的認識,依舊有25.84%的受訪者有過酒后駕車行為,更有接近7%的被調查人承認有過酒后從事諸如建筑、電路等高危工程的經歷!
“喝酒要盡興”的舊觀念是因素之一
對此,中國保健協會理事長張鳳樓分析說,中國飲酒人群的不良現狀,其根源在于“飲酒務必盡興”的舊有習俗。盡管人們都能充分意識到過量飲酒會嚴重損害健康,但在他們的個人行動和潛意識中,縱情暢飲的痼疾仍在作怪。
一方面,很多人說自己是出于無奈——親朋聚會,多喝才能代表感情深厚;單位聚餐,舉杯干了好像才意味著對領導忠誠,對同事尊重;而宴請客戶或貴賓,喝酒“盡興”更加是在“換生意”或者“鋪前程”……另一方面,在很多廣告和影視作品中,主人公縱情喝酒又被詮釋成性情開朗豪邁、瀟灑倜儻,這就人為地給喝酒注入了很多文化內涵,似乎酒量就與個人素質修養掛鉤,這不得不說是社會宣傳的一種誤導。
健康喝酒,數量、時間、心情都很重要
在調查之后,中華醫學會特別針對中國人自身的身體狀況,發布了國內首個《飲酒指南》,希望能夠督促人們學會健康喝酒。
《飲酒指南》指出,健康飲酒不僅包括控制每天飲酒量不超過15克酒精,還應該注意科學、安全的飲酒方式。
首先是時間,按生物鐘來說,人體內的各種酶一般在下午活性較高,因此在晚餐時適量飲酒對身體損傷較小。
其次是飲酒方式,少量慢飲比較適宜;切忌逞強好勝、飲得過猛過快,忌邊飲酒邊吸煙,這樣會加重對身體的損害。在飲酒之前吃些食物,或在喝酒同時攝入瘦肉、豆類、蛋類、牛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及新鮮蔬菜,能起到延緩酒精的吸收,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對飲酒者而言,精神狀態也很重要,在身體條件、精神狀況良好時,人對酒精的分解能力相對較強。因此心情舒暢、愉悅,有值得慶祝的事時,可飲用少量或適量的酒;心情煩躁、郁悶、孤時不要喝。
另外,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酒精的影響,故應少喝;患病時應當禁酒或遵醫囑,以免加重病情或增加新的疾病;服藥時應禁酒或遵醫囑。《飲酒指南》還特別指出,肥胖人群身體疾病隱患較大,加上酒精產生熱量較高,會進一步促進體重增加,所以不宜飲酒。患有酒精過敏的人也應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