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超乎其他飲品的獨特地位,被賦予了崇高的意義,自古文人墨客,英雄豪杰無不對酒情有獨鐘,有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王羲之的“流觴曲水,俯仰天下”,有蘇軾的“一樽還酹江月”,更是伴隨著唐詩,酒文化達到頂峰,“一杯玉液汾、半部全唐詩”。為什么酒會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呢?
這就要從酒的發明說起,據說是黃帝的大臣杜康發明的,也有說法認為是大禹時期的儀狄。中國的酒是糧食酒,主要由高粱、大豆等釀制而成。三斤糧一斤酒,只有在大豐收時才有多余的糧食來釀酒。所以,酒從出生起,就刻上了豐收的烙印。在豐收之際,古人把多余的糧食用來釀酒,伴隨著豐收的喜悅,喝一杯甜美的糧食酒,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古人在滿足溫飽之余,開始向往更高的精神需求。而酒帶來陣陣微醺,讓人有飄飄欲仙的感覺,古人當然不懂是“酒精”在作祟,只會想到鬼神,以為喝到酒就可以與鬼神交流了,這為酒賦予了神奇的力量。在遠古夏商周時期,薩滿祭祀們通常喝一口酒進入狀態,現在俗稱“跳大神”。
因為酒與生俱來的獨特意義和魅力,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漸漸成了人際交往不可或缺的東西。俗話說“無酒不成席”,這句中國諺語早已點明白酒是典型的社交性消費。老友相逢,把盞敘舊;生意場上,觥籌助興;無論餞行還是接風洗塵,沒有酒就似乎欠缺了氣氛。而白酒在這些人際交往中也往往可以起到助推氣氛高漲和進一步加深關系的作用。
由此,它的精神層面逐漸大于物質層面。對我們而言,意氣風發時,把酒言歡,失意郁悶時,借酒澆愁。美酒入肚,或放浪形骸或纏綿悱惻,卻都在推杯換盞之間予以抒發。正所謂杯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所以,中國的文化,或者說酒文化,其或傷懷莫名或春風得意,通通滿篇酒氣,而正是對于白酒的這種精神追求也造就了國人對于白酒的崇尚。李太白是“舉杯邀明月”,辛棄疾是“醉里挑燈看劍”,唐伯虎是“但愿老死花酒間”。
除了精神寄托之外,酒也有很好的養生作用,“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歷史上,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比較注重養生。適量飲酒可以對人體產生真正的健康功效,比如降低膽固醇、預防糖尿病、膽結石、腫瘤、激發大腦智能等等,并且從中醫的角度說還能起到驅除寒冷、舒經活絡等等功效。
酒與文化結合使酒的地位提升到其他飲品無法企及的高度,“興從酒出,文自酒來”酒必有詩,詩必有酒,中國的詩,是酒的詩,中國的文學是酒的文學,在中國歷史上,酒與文學的特殊緊密關系,可以說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史上一種特有的現象、一種特定的歷史現象,一座不可企及的歷史文化高峰,這種特有的文化現象既是屬于中國歷史上的,也是屬于歷史上的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