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種神奇的植物
你可能聽說過它
但卻未必真正知道它
人們曾歌頌它、贊美它
它曾是人類祖輩
賴以生存的生命基礎
也曾輕視它、蔑視它
認為它口感不好、味道苦澀
不配作為主食孕育生命
但中國不能沒有它
如果沒有它
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版圖
將不再彌漫著酒香
中國人的餐桌上
將會少了很多滋味
這種作物就是
高粱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在中國
可能沒有一種糧食
比高粱更平凡
也沒有一種糧食
比高粱更偉大
Ⅰ
起源
高粱的發源史
就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距今200多萬年前
早期人類在地球上四處擴散
試圖馴服大江大河
但想征服腳下這片土地
就必須學會在荒野中求生
在蠻荒中汲取能量
此時的高粱
不過是路邊隨處可見的野草
某一天
原始人類偶然發現
這種野生作物的果實可以食用果腹
于是,原始人類開始了
高粱的采集、馴化、育種
經過數千年的演變
終于進化成今天的模樣
Ⅲ
沉淪
盡管高粱
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
卻仍然面臨著
被輕視的命運
在古代
高粱并不是什么精貴的糧食
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寫到
“若要搭些蜀秫(即高粱)黑豆在內,
這樣喂畜生的東西,怎么把與人吃?”
把高粱比作喂畜生的飼料
路遙《平凡的世界》中
學校食堂饅頭分為三等
一等為白饅頭
二等黃饅頭
最低等是高粱做的黑饅頭
為何高粱會淪落到如斯田地?
高粱不能作為世界糧食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就是口感不佳
高粱的籽粒里面含有單寧和花青素
單寧是重要的次級代謝產物
而花青素也就是呈色物質
高粱的紅正是來源于此
但
這兩種物質天生特有的澀味
都會讓你放棄
讓高粱作為主食的一切幻想
除了口感不佳以外
高粱在營養上也有缺陷
高粱中的蛋白質以醇溶蛋白為主
而我們人類的消化系統
很難對付此類蛋白質
并且高粱中的賴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較低
諸多因素集于一身
無不限制了高粱在主食中的應用
如今
中國人的消費早已升級
對物質的要求日趨嚴格
而高粱的其他用途
諸如飼養牲畜、編織等等
在古代或許其用甚廣
但在今天看來
與各種糧食作物相比
似乎顯得無關緊要
就算是莫言《紅高粱》故事發生地的
山東高密
20世紀70年代后
也漸漸不再種高粱
1987年,張藝謀在高密拍攝《紅高粱》時
還不得不專門種了一片高粱地
當人類文明往更高階段演進
這種農耕時代的作物
昔日的光環已然失去
人的需求也不復從前
高粱
該如何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Ⅵ
逆襲
其實,從一開始
高粱就埋下了逆襲的基因
這就是——
“天下美酒出高粱”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
中國人釀酒的原料嘗試過無數
包括但不限于
大米、糯米、小米、玉米
小麥、大麥、蕎麥、豌豆
甚至紅薯、甘薯、馬鈴薯
等等等等
然而卻沒有任何一種糧食
能和高粱相提并論
在靠天吃飯的華夏大地
用稻米小米等糧食作物釀酒
一不小心就背上了
“酒占人食”的罵名
而高粱的挺身而出
極大緩解了釀酒對人食的擠占
遼金元朝等入主中國以后
文化碰撞頻繁
蒸餾技術開始在中國普及
高粱終于迎來價值最大化的契機
因為
它能蒸餾出最好的烈性酒
中國人稱之為
燒酒
明代以后
朝廷為治理水患下令廣種高粱
以其桔桿加固河堤
剩余的高粱籽除做民食及牲口飼料外
則用于釀酒
自此,高粱釀酒漸成主流
高粱這一被輕視的糧食
終于在釀酒領域大放異彩
高粱為何如此適合釀酒?
現代研究發現
高粱粒中除含有釀酒所需的大量淀粉
適量蛋白質以及礦物質外
最重要的是
含有一種神奇的物質——單寧
適量的單寧
對發酵過程中的有害微生物
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能夠提高出酒率
而單寧產生的丁香酸
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質
又賦予了白酒的特有的芬芳
淀粉含量高
蛋白質、脂肪含量低
食用適口性差這些典型特點
注定了高粱的命運,那就是——
為中國白酒而生
中國十二大香型白酒當中
除米香、特香、豉香型酒以大米為主要原料
濃香、清香、醬香、鳳香
芝麻香、藥香、兼香、馥郁香、老白干香
均以高粱為主要原料
幾乎可以說
高粱已經成為了中國美酒的靈魂
茅臺酒、汾酒、五糧液
洋河大曲、劍南春、古井貢
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
全興大曲、雙溝大曲、郎酒
……
數不清的高粱美酒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芬芳彌漫
讓中國白酒享譽世界
成為名副其實的——“酒國”
如今
中國每年白酒產量高達135億升
白酒消費占全球烈性酒
總消費量的1/3
是全球最大的蒸餾酒市場
也是全球烈酒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
巨大的產量讓高粱美酒
走上了億萬中國人的餐桌
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間
情誼更濃,距離更近
高粱對中國白酒的貢獻不可磨滅
對中國人的貢獻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