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組數據。五糧液2018年實現營收400.30億元,同比增長32.6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84億元,同比增長38.36%。洋河股份2018年實現營收241.60億元,同比增長21.3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1.15億元,同比增長22.45%。
2018年,二者營收相差近160億元,并且五糧液的2019年一季報更加亮眼,1~3月,實現營收175.90億元,同比增長26.5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4.75億元,同比增長30.26%。
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洋河想要超越五糧液,難度有點大。
從2003年的2億年營收到2011年的127.41億元,洋河百億之路僅用了八年,2018年突破200億,發展勢頭迅猛。憑借著藍色風暴崛起的洋河,不斷牽手大型高端活動,開展新國酒運動,對標茅臺,立“新國酒”的人設,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將夢之藍打造成時尚高端白酒的代表,精英商務人士的選擇,一度有趕超五糧液之勢之聲。
洋河追趕五糧液
然而白酒行業的格局并不是這么簡單就可以打破和重塑的。
過去的10多年,五糧液一直在茅臺之后,位居行業第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品牌戰略不清晰,白酒大王多子多孫,旗下有上百個產品系列,中低端產品包裝及宣傳方式都模仿核心產品普五,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線產生疑惑,降低了對品牌的辨識度,也影響了品牌的影響力和價值。
面對昔日力壓的茅臺“酒老大”的位置越坐越穩,身后洋河的緊追不舍,五糧液的改革之路早已開始。
從今年四月開始,五糧液兩次下發通知清理同質化產品,包括五糧陳、五糧國賓、五糧迎賓等在內的73個產品下架。對經銷商體系進行調整,布局五糧液直營體系,加強百城千縣萬店的渠道終端建設。今年春糖期間,五糧液還參與1919的“千城萬店”計劃——1919與天貓、淘寶、零售通、菜鳥等阿里巴巴業務線打通,計劃在未來五年建設十萬個零售終端。
五糧液酒廠
洋河自然也沒閑著,忙著開疆擴土更要忙著守住根據地市場。洋河的主戰場是華東,雖然也有征戰其他省市市場,但是遠遠比不上江蘇市場帶來的銷售額。以蘇、魯、豫、皖、浙、瀘為核心的華東市場是中國白酒的核心消費區,覆蓋人口4.3億,白酒市場容量高達1400多億,占中國白酒總銷售額的1/5。面對如此巨大而又充滿誘惑力的華東市場,茅臺、五糧液、古井貢、瀘州老窖、郎酒等酒企均要從華東市場分一杯羹,對華東市場的布局均是戰略層面。
洋河酒廠
五糧液對洋河的攻勢不僅是在華東市場,在洋河的優勢特征—低度和綿柔上也已布局,推出低度酒系列,在華東部分實力強勁、渠道資源充足的大傷在各自區域進行銷售,并匹配相應的市場政策,逐漸形成自己的市場和消費人群,也助推五糧液“百億華東”戰略的完成。洋河的根據地受到多家知名酒企的爭搶,五糧液則是和川酒一道征戰全國,開拓其他市場。
市場份額,財報數字,是反映行業趨勢最直觀的方式,消費者的心智占領卻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
在大眾的心智中,往往只存在第一和第二的概念。如騰訊系和阿里系,奔馳和寶馬,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美團外賣和餓了么等都是兩個實力強悍的對手的競爭,而第三名的變動卻是稀松平常之事,鐵打的老大老二,流水的三四五六七。白酒也不例外,不論“茅五劍”,還是“茅五洋”,亦或是“茅五瀘”,前二名始終是被茅臺和五糧液牢牢占據。
從一個簡單的購買場景來看,茅臺、五糧液、洋河的核心大單品放在一起,消費者購買時首選肯定是茅臺,再就是五糧液,在大部分消費者心中,就認茅臺和五糧液。
五糧液動作頻頻,先是砍子品牌瘦身,再是整頓經銷體系,現又推出第八代經典五糧液產品升級,提高出廠價,表明五糧液正在著力構建高端化新動能,正重新審視品牌定位,想要重塑中國酒王,努力推進品牌價值回歸,實現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進而推動品牌價值提升,大有與茅臺一爭“酒老大”的氣勢,洋河僅作為其競爭者之一,并非威脅到地位的對手。
不論是五洋之爭,還是茅五之爭,都折射酒水行業新一輪的發展期已到來,有行業才有未來,相信在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中,白酒市場將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作者張燕,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