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互聯網時代后,企業之間大打價格戰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競爭手段。這樣的商業邏輯也是可以理解的,所有的消費者都愿意為價格更低的服務和產品買單,因此低價可以俘獲大批的用戶。
然而,在中國的白酒行業,卻有一個與之相反的奇怪商業邏輯,就是知名白酒不斷漲價,且越是漲價越被消費者追捧,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某家白酒的某款旗艦產品,隔三差五便要宣布提價,這樣的現象,消費者甚至坦然接受,并愿意買單。
這里面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一、價格競爭
不同的價格背后,是不同的消費群體,因此,產品的價格,也代表了你是屬于高端、次高端還是中低端。比如我們知道的飛天茅臺53°,就代表了中國白酒的高端產品,且越漲價越一瓶難求。
特別是千元檔的價格段,眾多知名白酒品牌爭相占位,爭奪定價權。因為這代表了品牌、品質和歷史地位。
郎酒甚至在今年的5月15日公然宣布,青花郎未來的目標零售價為1500元/瓶,將在3年內分6次提價來實現此目標。
青花汾酒、洋河、雙溝珍寶坊等白酒都提出了自己的提價策略,不漲價似乎難以證明自己的品牌地位。
二、社交屬性
白酒是中國人社交場合非常重要的消費品,因此,往往白酒的價格也代表了社交的面子。隨著消費者面子的升值,他會轉而去消費更高價格的白酒,這就是為什么茅臺持續火熱的原因。
消費升級讓很多人能夠消費得起更貴的白酒,從個人自飲、朋友聚餐再到商務接待,對白酒價格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價格不符合面子的需求,就會被舍棄。
這直接推動了白酒價格的不斷抬升,也就是說,白酒企業的漲價行為,只是迎合了消費者對白酒的一個潛在的本質需求而已。
三、利潤空間
從一個企業的營業額和凈利潤比來看,白酒絕對是最賺錢的少有的行業之一。可是,即便這樣,拉動價格空間,獲得足夠的利潤,似乎仍然是白酒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
廠家給出的理由是,如果不漲價,渠道沒有足夠的利潤,就會在渠道競爭中喪失推力;如果不漲價,廠家沒有足夠利潤,就拿不出更多費用做品牌的宣傳和推廣。
為什么白酒企業還會“哭窮”呢?
業內的解釋是,糧食、包裝材料、原輔料、人力成本等都在一路上升,再加上白酒企業本身的行業特性,其固定資產隨著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多,于是這直接導致了產品的成本壓力。
當然,廠家這樣的解釋未必能說得通,但沒有人會對這個問題較真。
現實的情況是,漲價已經成為白酒行業“一群人的狂歡”。
除了以上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好的白酒不會貶值,且越存越值錢,尤其是存放多年的老酒是名副其實的液體文物。
加上數千年來中國酒文化的延續,白酒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也許這才是知名白酒敢于不斷提價的底氣所在。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