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一是歷史悠久,二是輻射面極廣,自古大至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學,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無不與酒有關。因此中國不乏酒仙、酒神,同樣也不缺乏酒鬼。
中國關于酒起源的傳說很多,猿猴造酒(唐人李肇所撰《國史補》) 、酒星始酒(《晉書》) 、儀狄作醪(《呂氏春秋》) 、杜康釀酒(《戰國策》)等等。總之,酒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新的考古發現表明,生活在公元前七千多年新石器時代的中國人老祖先已經開始發酵釀酒,發酵釀酒地點在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賈湖村。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帕切克·格文向全世界表明,中國最早掌握了釀酒技術,它將中國釀酒史往前推了近4000年,比中東人早了一千六百多年。流傳下來的文獻記載也很豐富;而西方酒的歷史不過兩千多年,文字記載相對匱乏。
中國的民眾精神、文人精神、武士精神,其形成跟酒文化都有著密切關系。中國酒尤其是白酒,具有水的形態、火的性格,飲之猶如烈火烹油,讓人熱血沸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個悲壯場景怎么能沒有酒! 中國的詩魂跟酒魂更是密切相關,沒有酒魂,就沒有中國的詩魂。因詩人飲醉而獲得藝術的極大自由,從而解脫日常生活面具的束縛,獲得藝術噴薄而出的創造力———李白、杜甫、陶淵明等大詩人的飲酒詩不勝枚舉,很多優秀詩作都是在微醺狀態下完成的。唐朝詩人李白《月下獨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而辛棄疾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等豪放悲愴名句的誕生,說明歷代詩人往往在酒中才能創造出“不平則鳴”的文學佳作;“書圣”王羲之微醺之時揮毫而作《蘭亭序》,“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而至酒醒時“更書數十本,終無及者”。可以說,藝術的最高境界是一種精神自由和解放,酒恰恰能促使藝術家解放思想、打破桎梏、放飛思維,把自己的真面目、真性情、真血性體現出來。如果創作者本身被條條框框的日常理性思維所束縛,是不可能通過藝術感染別人的。
酒文化不僅與道家精神密切相關,跟儒家也同樣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孔子對飲食非常講究,每次宴會都要喝酒,但是他“唯酒無量,不及亂”,講求中和、中道和中庸。更深一層看,酒文化是儒家文化非常重要的內容,涉及各種制度禮儀。“子不語怪力亂神。”儒家的酒神精神不是攪人心智、勾人心魔之藥,而是“克己復禮”的“禮樂”智慧之制。孔子“不及亂”是一種禮,古代的禮器中,酒器占了很大的比重。中國的酒神精神跟中國的禮教文化緊密相關。
如果不了解酒,就不了解秦漢文化,也就不了解春秋戰國,乃至于不了解夏商周。同時,不了解酒,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國人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
中國酒文化于民間文化源遠流長,“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歡,無酒不成禮”——無論婚喪嫁娶、擇業升遷,還是生兒育女、祝壽歸天,以及祭祀神靈、敬仰先人都離不開酒。酒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有著雙重的聯系。甚至可以說,酒從日常生活延伸到最高的精神生活中——“五常”。五常中的“仁義禮智信”,現在仍然是中國思想文化中很重要的內容,與酒文化在另一個層面相關聯:
“仁”,在中國酒文化中,重點在于“二人關系”的傳達。無論長幼、尊卑、貧富,酒都是情感溝通最恰當的工具,甚至不可替代。即使雙方有恩怨、隔閡,也可以在禮儀之酒的對談中化解,最終達到情感交融。
“義”,在酒文化中體現得最直觀。《水滸傳》里英雄的俠義肝膽,無酒不成; “壯士一去不復返”,無酒不成; 關羽“溫酒斬華雄”凱旋歸來,無酒不成。
“禮”,在古代禮儀文化中,酒是大禮,是規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社會秩序的重要方式。包括飲酒時位置怎么擺、座次怎么排,君王、大臣、將軍、文士誰先飲、誰后飲、飲幾杯等等,無不遵從嚴謹的等級秩序。而且還制定有一整套的飲酒規范,要求不能飲酒亂性、犯上作亂,這跟西方的狂歡節的縱酒找樂截然相反。古人祭祖、祭先人、祭神明等等,必有一杯清酒、一盤素果。富裕人家還要切上一小塊兒肉。皇家帝王還會把祭食拿回來,作為賞賜。可見酒文化在中國古代是祭祖、祭神、祭古的重要形式,所以清明時節“雨紛紛”,肯定也是“酒紛紛”的。
“智”,在中國酒文化中也有充分的體現。《三國演義》里“青梅煮酒論英雄”,張飛幾次借酒用謀等故事家喻戶曉;蕭翼“智賺蘭亭”,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等等,大智小謀無不閃耀著酒神的光芒。
“信”,往往借酒來表達。從古至今無論國家建交、簽定協議還是百姓媒妁等,雙方都要共同舉杯、以表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