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克良回憶道:“我1959年上大學,發酵專業,5年后畢業。畢業后,我被分配到貴州茅臺酒廠工作。當時交通很不方便,從上海出來,經過柳州、株洲,到貴陽、遵義,到了遵義后我才知道,從遵義到茅臺鎮要三天才有一趟班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在遵義住了兩個晚上。
第二天晚上出去吃飯,在飯館里看到了茅臺酒——三毛六分錢一杯。我們當時有一元多,于是兩個人買了一杯酒嘗了一嘗。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杯茅臺酒。
茅臺酒廠給我的第一印象很差。一是路不平,我從茅臺鎮的公共汽車站一路走過來,全是泥路和石子路,高低不平。二是酒廠沒有大門,連個大牌子都沒有。三是生產車間很陳舊,特別是酒庫,只是簡單的磚木結構,顯得很荒涼,廠區里也沒什么人。
最大的問題是生產房有80%是閑置的,生產效益很差。產銷大概都在200多噸,虧損也比較嚴重。我記得1964年是虧損最多的一年,虧了80多萬。
盡管條件比較艱苦,但沒想到的是,我在這干了足足五六十年——我來茅臺的時候不到26歲,退休的時候是76歲。”
“貴州茅臺”能取得如今的白酒地位,季老可謂是功不可沒。因為他對于貴州茅臺的卓越貢獻,在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上,中國酒業協會向季克良先生頒發了“中國酒業功勛獎”,這是季克良先生的實至名歸,也是對于季克良先生對于中國酒業的推動和發展做出的褒獎。
季克良,不僅是茅臺的靈魂人物,更是中國第一代釀酒大師。
1964年,出生于江蘇南通的季克良從無錫輕工業學院食品發酵專業畢業后,來到貴州茅臺酒廠。據他回憶,當時的茅臺酒廠還處于百業待興的階段,茅臺酒的產量只有200多噸,市場價也只有每瓶3.6元,而且彼時的茅臺還處于經營不利的階段,僅1964年一年,酒廠總虧損80多萬元,而這種虧損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977年才有所好轉。
做為廠里的第一批發酵專業的大學生,在此期間,季克良開始鉆研白酒釀造技術。在這期間,他與釀造工人在一起,深入一線了解茅臺酒的釀造工藝,從投料、制曲,到發酵、蒸餾、取酒每個環節都身體力行。
眾所周知,酒廠釀造環境基本都是高溫作業,非常辛苦,而季克良卻不曾懈怠。他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憶,有3年多時間,他幾乎每天都要有長達十來個小時的勞動,工作強度很大。當然,他的付出沒有白費,這段艱苦的時光,不僅讓他對茅臺酒的傳統釀造工藝爛熟于心,同時結出了累累碩果。
有業內人士曾點評季克良對茅臺的貢獻,認為他從技術層面補足了茅臺的釀造工藝,用科學理論解讀了茅臺。他親自制定了制曲操作規程、小型勾兌操作規程、包裝操作規程,以及建立相應的檢驗制度,極大的提高了對茅臺酒質量的把控和規范化生產,填補了醬香酒標準的空白。
“我飲用茅臺40余年,因工作的需要,常常不得不超負荷飲酒,每天都在三兩以上,但經常體檢,肝、腎狀況很好,從來沒得過肝病。”據此,有人算了個賬,季克良在茅臺酒廠幾十年來,至少喝了2噸以上茅臺酒。也就是說,他的肝臟長年累月至少過濾了2噸以上的茅臺酒:季克良因工作關系接觸過很多茅臺酒的忠實消費者,從他們那了解到很多茅臺酒與健康的事例,非常令人驚奇,季克良撰文專門舉了這些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