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陽千里 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
鹽,是生活必需品。自古以來,便被國家以不同方式進行專營。誰也未曾想到,恰恰是這生活必需品竟然改變了貴州餐飲,成就茅臺美酒。
文化形成于鹽運
新中國建立前,不產鹽又交通不便的貴州,鹽是珍貴的物資。絕大多數的鹽,是從今天的四川、重慶等地經赤水河進入貴州,赤水河畔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碼頭,其中位于貴州西北部的茅臺鎮成為連接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
赤水河
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貴州總督張廣泗奏請開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川鹽經赤水河道運入,至茅臺起岸,稱“仁岸”,成為川鹽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由于水陸暢通,八方商賈云集,船幫、鹽幫及馬幫等絡繹不絕,市場繁榮,成為“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家惟儲酒賣,船只載鹽多”的繁華集鎮,是黔北物資的主要集散地。
鹽運改變了餐飲
由于運輸不方便,鹽到了貴州價格翻了幾倍不止,故此有“斗米斤鹽”的說法,即一斗(古代計量單位,約12斤)米換一斤鹽,且鹽是結成塊狀、比較粗糙的“鍋巴鹽”。正是在高差價的帶動下,形成了船幫運鹽、鹽幫售鹽、馬幫背鹽等成熟的商業模式。
鹽巴
由于鹽價高,很多老百姓吃不起鹽,又要補充食鹽中相應的鈉等元素,于是用含鈉豐富的辣椒代替,再加上辣椒可以祛除濕氣,辣椒迅速在貴州餐飲中得到普及。據康熙六十一年《思州府志》記載,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
除了以辣代鹽,還有以酸代鹽。古籍中關于黔東南酸食記載多與苗人食鹽有關,當鹽匱乏時,聰明的苗人便制作醅物代替鹽。明朝郭子章《黔記·諸夷》記載,將蕎灰和高梁粥釀成酸汁,投入魚和肉等物品,然后貯藏在壇子里,經過這樣腌泡的食物為佳肴。
鹽運醞釀了美酒
當船幫、鹽幫、馬幫等商業團體成型的時候,便有人將鹽運到貴州,離開時將土特產帶回用于經營。當遠在他鄉的晉商、秦商等聚飲時,對茅臺鎮的酒并不滿意,于是將山西及陜西的釀造方法與茅臺鎮的酒進行結合,醞釀出味道更美、更醇的茅臺酒。
貴州酒廠
清末民初,茅臺鎮是黔北重要交通口岸,貴州省三分之二的食鹽由此起運各地,茅臺鎮因此名聲在外,隨著鹽業的發展,酒業也興盛起來。茅臺酒隨鹽一道被馬幫運往外地,并逐漸名聲大振,漸漸聲望勝過了鹽業。據成書于清道光年間的《遵義府志》記載,茅臺酒,仁懷城西茅臺村制酒,黔省稱第一。……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清光緒年間,“茅春、茅臺燒春、回沙茅臺”已遠銷諸省,其獨特工藝也大體定型。
本文由歐陽千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