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概》中記載,“酒之始為祭祀也”,酒以成禮,酒與禮的結合從早期的祭祀活動開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沿襲至今,無論是家族的大型祭祖活動,還是平常祭奠親人,亦或者逢年過節緬懷逝者,酒都作為祭祀活動的主角,起著傳達心愿、告慰神靈的重要作用。
酒與祭祀的起源
祭祀文化由來已久,上古時期,酒還未出現時,人們就會用水或者血來祭祀,謂之“玄酒”。最早用于祭祀的酒叫做柜鬯酒(“鬯”與“唱”同音),這是一種每逢重大節日或者活動慶典時用到的香酒,后來又慢慢發展為“五齊三酒”。“五齊”是指泛齊、醴齊、盎齊、緹齊、沈齊五種酒;“三酒”為事酒、昔酒和清酒。
早期,主持祭祀活動的人是巫師,巫師在當時的人們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會治病,能驅魔,還能為人們消災祈福。后來,主管祭祀活動的“祭酒”出現了,這不是祭祀活動的名稱,而是古代的一種官職。據《儀禮·鄉射禮》記載:“獲者南面坐,左執爵,祭脯醢。執爵興,取肺坐祭,遂祭酒”,這便是祭酒的一整個流程。再后來,祭酒的人也泛指家族中年長的人或是德高望重者。
祭祀屬于“吉禮”,有著很高的地位,根據祭祀對象的不同,祭祀方法也有所區別,所蘊含的感情也不盡相同。
祭天地
“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在農耕時代,人們的一切收獲都要靠“天”和“地”,想要來年有收獲,就得回饋天地。而且,酒也是上天賜予的產物,因為有了糧食,才有了酒的出現。這就是為什么祭祀的時候會把酒灑在地上,有的還會用手指蘸取酒液,灑向空中。這樣的行為都是表達人們的感恩之心,同時祈求來年也有好的收獲。
漢代,祭天地這個行為被稱為“祭社”,“社”是指社稷之神,而“社稷”又分為土地神和谷神。到了宋代,這樣的活動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演變成了一種節日習俗。陸游曾寫道:“傾家釀酒無遺力,倒社迎神盡及期,先醉后醒驚老憊,路長足蹇嘆為遲”,孟元老也在《東京夢華》中提過,“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賚”,都是描述祭社之日的場景。
祭神靈
除了天神和地神以外,關乎到人們生活的還有山神、水神、石神、火神、雨神等神靈,那時候的人們認為,與人類息息相關的一切事物都是源于神靈的恩賜,是他們給了人們生活所需要的種種資源。
每年農歷八月八日是潮神的誕辰,古時候,在江河邊生活的人們會在當日祭拜潮神,準備好宰殺的牲口,備上好酒,以求風調雨順。
祭神靈時,要一邊默念說祝禱詞,一邊手持杯盞,把灑到地上。灑酒的方式也有講究,先將酒液在地上灑三點,然后將剩下的酒以半圓的形狀一次性灑到地上,表示心獻之禮。這一儀式,后來漸漸發展成為了人們飲酒之前的習慣。
祭祖先/逝者
中國人歷來講究慎終追遠,清明掃墓,除夕祭祖,這是一直以來的習俗。受地域風俗和文化的影響,各個民族和地區祭拜祖先的方式也不一樣。
苗族和怒族地區的人們若聽聞喪信,吊喪時都會帶上酒,而喪家則會準備好酒席以招待前來吊唁的人;普米族地區的祭奠活動也少不了酒,除了酒席上要喝以外,喪者靈前也要放上好酒,就連送棺入土時,也要在墓中放上一壇好酒以告慰逝者。
漢族的祭祖活動一般是在清明節、中元節和大年初一。清明掃墓時,族長會帶領族人清掃祖墓,隨后還要在本族祠堂中集合,由年長者主持跪拜儀式。跪拜祖先時,要按照輩分大小依次進行上香。中元節,民間也稱“鬼節”,人們也會在這一天為逝去的親人燒紙錢,準備好酒菜。某些地區的漢族人還會在大年初一這天早上祭祖,吃早飯之前,要把飯菜擺到自家的祠堂內,準備好八副碗筷和八杯酒,家中年紀最長者要在祠堂內的香爐中插三炷香,并在碗邊敲三下,喚祖先們來“吃飯”。
在漫長的歲月里,人們從發現、釀造、堅守,再到賦予酒以生命的溫度,祖祖輩輩如此,到今天依舊未改分毫。人們用酒和祭祀來傳達對逝者的思念,表達對天地和自然的敬意,寄予生活的希望。無論是酒文化還是祭祀文化,都是人們傳承千年的品格,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