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外國人喝不慣中國白酒,那是自然。
獨一無二的中國白酒,特點分明。中國白酒是由谷物釀制而成,具有高粱香、糯米綿、大米凈、玉米甜、小麥沖的層次豐富口感。外國人初體驗之時,往往會因度數過高的原因,只是感受到白酒的如火一般的辣帶來強烈的刺激感,對白酒的復雜濃郁的氣味也難適應。即使之前沒有喝過酒,洋酒和白酒相比,多數中國人比較青睞并且可以很快的適應味道更芬芳濃郁的白酒,反而是喝不慣威士忌、伏特加等洋酒。
白酒
文化的差異和認同感,是外國人喝不來白酒的本質原因。雖然各國創造的文化有反映人類共性的東西,但不同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各種文化具有不同的個性。酒,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白酒,幾乎貫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符號,早已脫離了單純的物質層面,成為國人精神層面的一種寄托和載體,流淌在國人的血液中,在中國人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這是外國人在喝白酒時所不具備的情感基因,白酒于他們而言,僅是一種酒而已,喜歡就喝幾口,若是口感上不適應就直接say byebye。酒類是文化屬性很強的商品,文化差異使得國外的主流消費群體對中國白酒不易認知和接受。
用餐
中西方酒俗不同,喝酒的場景迥然不同。中國人說請人喝酒,通常是酒、菜、飯統統招待,而且十分豐盛,下酒的菜肴也很講究。在西方,當然也有吃喝并重的宴會,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以飲為主的聚會、在酒吧中的聚飲,吃并不重要,而且飲料也不一定含酒精,甚至有時完全以酒為飲料,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喝酒”。然而,白酒的飲用很重視佐酒的菜肴,二者搭配好的話會有1+1>2的效果,酒會更好喝,菜也更好吃,單純喝酒不吃菜,老酒友都喝不幾口,更別談不常喝白酒的外國人了。另外,白酒度數一般較高,若只喝酒的話,很容易就會醉,飲用體驗大打折扣,外國人按照原來的飲用方式肯定難以喝得習慣。
習慣,是個慢慢養成的過程。啤酒剛進入中國時,國人認為它的味道像“泔水”,難以下咽,如今呢,啤酒已經成為中國消費量最大的酒種。烈酒、葡萄酒等洋酒也是如此,剛進入國內市場是,國內很難接受它們的口感,而現在,洋酒們紛紛在中國市場開疆拓土,烈酒的消費日趨增長,葡萄酒也常出現在國人的餐桌上。
白酒在海外
隨著中國國力日益強盛,中國優秀的文化和產品走向世界為更多人所知、所享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求學工作,嘗試接觸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飲食,白酒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外國人體驗和感受的一部分,目前也有很多外國友人已經在嘗試的過程中愛上白酒,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對中國傳統酒文化相當喜愛,在韓國娛樂節目及韓劇中經常可以看到孔府家酒的身影,每年出口到這些國家的白酒數量也是逐年上升,歐美國家的很多年輕人也在開始嘗試中國白酒。
白酒在線課程
中國酒文化歷史悠久,想要喝好中國白酒,認識并了解它是極為重要的一步。相較于國外酒類的宣傳教育,不得不承認白酒教育著實落后了些,講好白酒故事,行業專家也在行動。知名酒業大V歐陽千里推出國內首檔中國白酒在線教育課程《趣說中國白酒那些事兒》,將酒的趣聞傳說、白酒發展史、釀造工藝、十二種香型、品鑒白酒六個步驟、白酒配餐、酒桌禮儀及十七大名酒的由來、影響行業格局的三次調整等知識點,系統而全面、深入淺出的解讀。而且也將譯成英文、意文、法文等多種語言面向海外發行,講好中國白酒白酒故事,讓更多外國人從文化的根上了解中國白酒。
鞋子不會刻意去適應腳,相信隨著國力的日益強盛以及文化軟實力的輸出,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想要主動嘗試中國白酒,愛上中國白酒。
(作者張燕,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