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酒文化源遠流長。清朝道光十年,廣東誕生了陳太吉酒莊,迄今有近200年歷史。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騰飛,廣東成為國內酒類消費大省,每年市場規模數百億,素有“酒業風向標”之稱。
近年來,進口洋酒、醬酒品牌紛紛“南下”,把廣東作為目標市場,粵酒面臨的競爭環境日趨激烈。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會長 彭洪
在此形勢下,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廣東酒協”)會長彭洪、廣東石灣酒廠集團董事長范紹輝等粵酒“舉旗人”一直高呼“粵酒振興”口號,呼吁形成合力、擺脫品牌低端形象,實現粵酒的價值回歸。
堅守傳統的同時如何實現新的突破和發展?近日,我們來到廣東酒協,在這個“酒香飄溢”的空間里,與彭洪會長進行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對話與交流,聆聽他對于“粵酒振興”的見解與洞察。
【“酌見”專訪片段】彭洪:粵酒應該回歸它本身的價值
亟待價值回歸
廣東是酒類產銷大省,2019年市場體量超過600億。但遺憾的是,目前粵酒品牌在其中占到的份額不算太高。彭洪認為,經營思維保守、缺乏危機意識,是粵酒遭受外來品牌沖擊的主要原因。
粵酒亟需突破長期以來形成的低端形象,近年來粵酒企業也在努力提升廣東白酒的價值。
今年8月,石灣酒廠集團正式推出定價6000元的陳太吉酒莊酒,為廣東白酒補上了高端品牌缺失的重要一環。“廣東有好酒,也有‘貴’酒,貴是高貴的貴!”范紹輝對陳太吉酒莊酒的上市作出如是解讀。
陳太吉酒莊酒,定價為6000元/升
在彭洪看來,陳太吉酒莊酒作為難能可貴的高端粵酒品牌,擔當著粵酒振興的文化引領作用,它的價值主要從三個層面體現出來——首先,陳太吉酒莊酒遵循最傳統的半固態發酵工藝,這也是中國最早的釀酒工藝。這不僅僅是工藝的傳承,更是對品質的保證,代表著廣東白酒的文化傳承。
其次是米酒的價值。過去米酒的價格一直不高,但事實上,大米被稱為“五谷之首”,是中國最原生、最早的糧食。用大米做出來好酒理應回歸它本身的價值和價位。
健康價值也是一個重要方面。以大米為原材料釀造的酒所含雜質較少、天然純凈,更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生活、回歸自然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趨勢。
粵酒振興關鍵在“五品”
作為上過戰場的“越戰英雄”,彭洪對粵酒的眷戀與深情中,凝結著他對于往昔豪情歲月的回望,以及對家鄉味道、弘揚粵酒文化的責任與堅守。
“粵酒的優勢在于什么呢?比如說我今天請外地朋友吃飯,他來到廣東,一定會吃最好的粵菜、配上最頂級的粵酒,讓對方感受當地特色。也就是說,廣東也必然會誕生自己最具代表性的粵酒品牌,至于是哪一家,我認為能夠脫穎而出的,一定是對市場有所準備的企業。”彭洪說。
彭洪對粵酒發展模式充滿著自信,在他看來,粵酒未來的發展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把基礎做好,第二步振興飛躍,第三步實現粵酒的復興。
對于粵酒振興的具體方向,彭洪提出了要做好“五品”——即品質、品牌、品相、品類、品鑒。
品質是第一位的,“得標準者得天下”已成為全球產業界的共識,廣東酒業也在行動。據彭洪透露,廣東酒協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米香型酒標準、黃酒標準、年份酒標準、廣東酒廠等級認證標準等,不斷提升粵酒品質。
粵酒在品牌、品類和品相方面的問題都不大,而品鑒可能是最大的突破口。面向消費者的品鑒活動是下一步的發力重點,能讓廣東本土乃至全國、全世界的消費者快速認識粵酒、感受粵酒的魅力。
【“酌見”專訪片段】彭洪:粵酒振興要講“五個品”
讓粵酒“走出去”
在多個公開場合,彭洪也呼吁廣東酒企要改變思維定位和競爭策略,勇于“走出去”參與市場競爭。這與石灣酒廠集團董事長范紹輝倡導的——從“防守型”向“進攻型”轉變的理念如出一轍。
“日本的清酒、韓國的燒酒都是以大米為原材料,早已實現了國際化。這充分說明以米酒為基礎的粵酒是有潛力的。據考證,廣東酒開拓國際市場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粵酒在國外是有消費基礎的。”彭洪介紹。
他表示,酒最大的優勢是帶有鄉愁,容易勾起海外華人華僑對家鄉、對祖國的共同記憶。粵酒要乘著“一帶一路”東風,通過釀造貼近海外消費者口感的酒,與粵文化一起揚帆遠航。另外,粵菜名揚天下,也有“粵菜配粵酒”的傳統經驗,粵酒借粵菜之船共同出海也是可行之舉。
“我們要行動起來,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科技手段或人員配置,深入調研海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區域,未來將大有可為。”彭洪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