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茅臺一路狂奔到今天,贊揚與唱衰齊飛,但所有人都想知道:茅臺熱還能持續多久?茅臺的單品爆款策略的確獨樹一幟,但從歷史經驗來看:這個行業,霸主地位輪流轉,誰都有可能超越茅臺!
最近茅臺勢頭挺猛,億萬股值下,人人夸,可筆者卻想問一句:
茅臺,
你還記得
13年前被五糧液吊打的
黑歷史嗎?
提這件事,筆者不是想黑茅臺,而是這種情況,放在當時,透著一股子不正常!
一、五糧液全面吊打茅臺的那些年
在白酒史上,茅臺的地位是高于五糧液的,有幾個著名的例子,都可以證明這件事。
例如在晚清時,就有文人墨客夸“茅村香釀釅如油,三五呼朋買小舟。”
到了新中國,茅臺的“代言人”,直接上升到葉劍英、鄧小平這樣重要的公眾人物,他們經常用茅臺招待貴賓。
甚至還一度流傳出 “為了不讓領導人們在開國大典上喝醉,警衛員們費盡心血將茅臺換成茶”的軼聞。
1972年更是了不得,走向了國際!
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在午飯席上,周總理用茅臺酒來了段“燃酒”的即興表演,令尼贊不絕口。
茅臺名氣如此大,到了1975年,就有人在全國食品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茅臺是‘國酒’”的說法!
五糧液作為名酒之一,當然也有自己的江湖地位,但跟“國酒”這種title比起來,就不夠瞧了。
按理說,這么有背景的茅臺,應該是完全秒殺五糧液的,但事實卻是——后者完全吊打前者,而且是全面吊打!
這里面還有點汾酒的事兒,筆者也大致講下。
在很長的一段歷史里,汾酒才是中國白酒領域內的老大,《鏡花緣》里面列舉了55種天下名酒,汾酒排在第一,直到90年代,汾酒廠都是中國產值最大、利潤最高的酒廠,是響當當的“白酒業的面子”。
所以當時吊打茅臺的,是汾酒,后來白酒生產工藝提高,行業開始大洗牌,濃香型革了清香型的命,西鳳酒和董酒率先成了犧牲品,被趕出“上流圈”。
汾酒也難逃厄運, 在1994年的白酒業權威評價榜單中,濃香型最佳代表五糧液,超越清香型的汾酒,從第二名躍為第一,從此開始自己長達11年的霸主生涯。
吊打茅臺的人,當然也就從汾酒變成了五糧液。
而后者對碾壓茅臺這件事,執行的非常徹底!
首先體現在商業價值上,1994年,江主席視察五糧液酒廠,夸了一句原液“香”,五糧液隨后就出了68度原漿酒。
接著,雖然主品牌五糧液的產量跟茅臺基本持平,但依靠五糧醇、金六福等99個白酒品牌,處于自有品牌集群金字塔尖的五糧液,短時間內就獲得了超常規的商譽價值沉淀。
而茅臺那幾年,一直沉浸在提高產能的困境里,對市場和商業化極其不敏感,1998年金融危機時,別的酒廠車水馬龍,茅臺廠卻是門可羅雀。
后來,時任茅臺總經理的喬洪也承認:因為更早進行市場開拓,五糧液的市場意識很強,他們的市場反應速度、決策速度都比茅臺要快。
商譽價值導致第二層碾壓——在五糧液的光環下,二級市場上,茅臺也星光黯淡。
五糧液1998年上市,首周市值為171.68億元。3年后,貴州茅臺上市,首周市值僅為92.5億。
再次,銷量上,茅臺也是遠遜于五糧液。
拿上市后第二年銷量來說,當時五糧液集團矩陣里,單品牌銷售超過5億的,都有好幾個,旗下的廉價白酒品牌——尖莊,最多時一年能銷售9萬噸,2002年,五糧液總營收為57.1億元,超茅臺(18.35億元)3倍還不止。
被五糧液吊打的日子里,茅臺真是“低到了塵埃里是”,連它的財務性收入低,都要被商學院教授罵一罵。
這段黑歷史,直到2005年,因為一個“笨”領導,才開始迎來轉折。
二、“笨”領導的“笨”辦法,給茅臺帶來轉機
這個“笨”領導叫季克良,既是茅臺廠“大家長”,也被稱作“一代酒神”,他的人生也很傳奇,十年未發言,一發言,就成了茅臺乃至白酒行業的權威。
但這人,一直都很“笨”。
第一次犯傻是在畢業分配時,別人都拉關系走門路,只有他傻傻等分配,結果別人去了上海,他到了荒涼的貴州茅臺廠當技術研究員。
第二次犯傻是在文革期間,茅臺酒廠60年代的書記和廠長被打成了“走資派”。別人都說“像(走資派)”的時候,季克良卻說 “不像”,就被扣了個“鐵桿保皇派”的帽子。
被打成黑五類的他,被下放到生產車間,從投料、蒸煮、制曲干到堆積發酵,每天要勞動長達十幾個小時,“背酒糟時因重心不穩常常摔下酵池,烤酒時常累得暈過去。”
但磨難反倒練就了季克良很多獨門功夫,例如只要用鼻子一聞,就能區分出幾百種不同年份、不同輪次、不同酒精濃度、不同典型體、不同酒齡的茅臺酒。
更重要的是,一些日后被封為金科玉律的茅臺生產規律,一條條被季克良總結出來:
單位產酒量所需要的酒醅多產酒就香、質量就好;
茅臺酒中香氣成份最多的微生物適宜溫度...
久而久之,季克良成了茅臺的“活招牌”。工人們都說“那個老頭什么都會,你瞞不住他的。”
第三次犯傻,還是跟茅臺有關,而且犯的有點大。
在整個90年代,白酒經營者奉行的是多元化經營和資產化經營。
像五糧液,雖然致力于高端酒的營銷,但是同樣也沒有放棄中、低端酒市場。
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目前五糧液共有6個主打品牌,而其中包含了71個精品,包括五糧醇、五糧春、瀏陽河等,這些品種對應不同的受眾人群,標以不同的價格。
像古舊貢酒,走的是資本路線,是中國第一家同時發行A、B兩支股票的白酒類上市公司。
在季克良看來,聰明人就是懂得以錢賺錢、搞資本運作的人,笨人則是只會靠自己擅長的生產酒賺錢的人,比如他自己。
茅臺酒廠缺少“聰明人”,只能繼續靠把酒做好賺錢。
在整個90年代,茅臺酒對白酒同行們奉行的經營原則似乎張目不視、充耳不聞,除了適當的渠道拓展和廣告營銷,更多的時候,茅臺就干一件事——始終對產品保持聚焦。
整個產品系,茅臺只有1個主打的茅臺——飛天茅臺。在起初,主打系列里還有個紅星茅臺。跟飛天是完全一致的酒。
只是后者供出口,前者供內銷。但很多人本著出口就是好東西的想法,覺得飛天更好,后來就逐漸變成了飛天一種。
主打一種酒,品質就成了關鍵。在季克良的堅持下,茅臺一直堅持傳統工藝,每一瓶茅臺酒從生產到出場都要經過5年時間,30多道工序,160多種工藝環節,存放不滿5年的酒絕不出廠。
在一年一度的祭酒大會上,茅臺集團的管理者們正冒雨登臺宣誓
誰也不敢造假,畢竟季克良可是品酒師,只要人在茅臺,早晨的品酒會一天都不會落下,據說,四十多年來季克良喝掉的茅臺酒有兩噸多。
嚴苛要求生產出來的茅臺,才能有一種讓季克良最得意的功能——醉酒后,不會頭疼!
“這是其他的白酒種類或者是西方的洋酒所不能帶來的獨特感受。”
后來飛天茅臺的大火,也應當算是時代對季克良匠人精神的獎勵!
出廠的酒都至少是5年前的老酒,導致出廠量非常有限,這在上世紀是缺點,到了本世紀,卻成了茅臺最大的優點和賣點!
以前大家窮,商品稀缺,買得到、賣的便宜,就能發大財,
現在,經濟發展后大家有錢了,買不到、賣的貴,有別人沒有的,才能成爆品!
同行們通過不斷擴品,占領中低端市場的同時,也喪失了中高端的品牌優勢,而飛天茅臺,卻完全符合爆品的特質,并且他只有一種主打,市場辨識度還極其高!
同時,通過限產限價限購,茅臺把主要消費群體,定位在全國1.09億中產階級。
慢慢的,茅臺已不單是酒,而是中國最好的30—60歲男性線下社交工具,是硬通貨!
三、無一例外,多重因素構成茅臺的價值!
這樣大的市場優勢,讓茅臺首次完成逆襲,從此開啟自己一騎絕塵的霸主時代!
2005年是一個關鍵的節點,這一年,伴隨著53度飛天茅臺價格一路飆升,茅臺凈利潤達到11.19億元。當年五糧液凈利潤7.91億元。
被吊打11年的茅臺,終于在凈利潤上首次超越五糧液!
此后,茅臺一路狂奔,先是價格狂飆,價格最低漲幅10%,最高漲幅達33%,2012年后,價格不漲了,銷量每年卻增長在3000噸左右,即使是2014年的酒業最低谷也沒有阻擋住茅臺的瘋狂。
毫不夸張,這樣的茅臺公司,當然屬于投資者最喜歡的類型——把管理層都換成狗,也不會影響公司。所以,無一例外,多重因素構成茅臺現在的價值。
銷量節節攀升的同時,他的股價也開始稱霸A股,頻繁破紀錄,到這兩年,更是玩起了自己的記錄自己破!
直到15日,貴州茅臺成為A股第七家市值達到萬億元的上市公司,也成為國內市值超過萬億元的第十一家上市公司。
有人還發現,在茅臺稱霸的這些年,A股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即只要有別的股票股價超過貴州茅臺,要么自己主動高送轉,除權降價,要么就是生生跌下來,非死即殘。
分析認為是:除了茅臺外,沒有一個靠泡沫吹起來的股票敢于站在A股第一貴的位置上,接受市場質疑。
四、茅臺還能火多久?行業人這樣說
看著茅臺一路狂奔到今天,贊揚與唱衰齊飛,但所有人都想知道:茅臺熱還能持續多久?
就這個問題,筆者特地采訪了酒仙網創始人郝鴻峰,他2001年賣汾酒起家,后又創辦酒仙網,做起了賣酒平臺。
他的觀點是:作為行業老兵,我當然希望行業長盛不衰, 隨著茅臺酒的發展,它未來還需面對帶領白酒走向世界的機遇與挑戰。
而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老炮兒的觀點則是:茅臺的單品爆款策略的確獨樹一幟,但從歷史經驗來看:
這個行業,
霸主地位輪流轉,
誰都有可能超越茅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