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股市中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茅臺。這個邁入萬億市值俱樂部的酒企,已成為無數人驚嘆的一個奇跡。
一瓶不斷漲價卻仍然供不應求的飛天茅臺酒,真的值兩三千元嗎?如果我們厘清它的底層邏輯,你會發現“原來漲價是最牛的商業模式。”
19世紀,一位美國經濟學家托斯丹·邦德·凡勃倫有過深刻的闡述,他以“凡勃倫效應”聞名于世。
凡勃倫在其著作《有閑階級論》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一個觀點: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他認為,人們之所以占有財物,其真正動機在于獲得榮譽,實現歧視性對比。也就是說,人們用超高溢價購買貴重商品,其目的是為了炫耀。
炫耀性商品,能帶給人們無與倫比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來源于受人尊敬、讓人羨慕的心理感受。
幾十萬的奢侈品手表,不一定比幾十塊買的石英表,走得準,但人們卻愿意浪費金錢去買它,因為戴幾十萬手表與戴幾十塊手表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凡勃倫認為,“在任何高度組織起來的工業社會,榮譽最后依據的基礎總是金錢力量;而表現金錢力量,從而獲得或保持榮譽的手段是有閑和對財物的明顯浪費。”對于這些處于金字塔塔尖的消費者來說,價格從來不是問題,問題是商品是否擁有炫耀的價值。(來源新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