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醬香型白酒在高端市場表現非常突出,呈現出小品類、大產值的鮮明特點,而隨著2011年底《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的出臺,其進一步強化醬酒的品質基礎,凸顯其工藝復雜性、環境特殊性所賦予的稀缺價值,并最終體現出醬香型白酒更加強大的整體競爭力。白酒文化傳承中創新,黔糧傳酒喚醒新生代消費情懷。
黔糧傳醬酒新品對此,貴州仁懷宏盛酒業有限公司首席調酒大師席玉曾表示,以茅臺鎮為核心的醬香型白酒產品,由于得到市場的一致青睞,其價值扶搖直上,醬酒國標出臺將有利于產品質量提升,針對目前白酒國際化趨勢,白酒行業應該逐步形成‘香型+產區’的復合式質量理念。
同時,席玉還指出,在很多經銷商和消費者心目中,已經自覺不自覺地形成了產區概念,這不僅僅是以茅臺酒作為中國醬酒最高形象的代言,更源于茅臺鎮特有的釀造環境優勢,保障了醬酒品質的高貴血統,以高標準要求生產是提升企業的一次發展。換言之,產區概念已深入人們的潛意識中,也進一步凸顯了醬香型白酒受限于工藝和環境的獨特屬性,成為其品牌提升的有利基礎。
據記者了解,席玉作為中國白酒手工制作傳承人,長期致力于蒸餾酒的工藝及技術研究,是中國白酒“產區+香型”學術理論提出者,因對醬香型白酒的深刻把握、獨特理解和神奇盤勾能力,被業內譽為“醬人席”、“舌尖上的藝術家”等。
而其盤勾的一系列醬酒,近幾年多在國內一些重大活動中嶄露頭角,例如成為毛澤東主席120周年誕辰紀念酒、全球華人高爾夫邀請賽賽會指定專用酒等,而為華芳名酒博物館定制的收藏酒“博大精深”于2012年初在武漢更是以單瓶28萬元成功拍賣,聞名收藏界。
自稱為酒業工匠在工作中的席玉據悉,日前席玉精心盤勾的一款名為黔糧傳的醬酒即將上線眾籌。作為此款酒的調酒師和發起人之一,席玉表示,從文化底蘊上來說,中國白酒都遠勝于國外烈酒,但是大部分年輕人不接受中國白酒,實質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漠視、不了解乃至否定,而更受西方文化的吸引。歸根結底,這還是源于歷史原因而引起的文化斷代問題。
同時,席玉還指出,獲取新生代消費者接受白酒,首先要使其接受甚至尊崇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是重新審視中國白酒所蘊含的正面的文化內涵。白酒人要做的就是重新整理并復興中國白酒的傳統文化,而行業內目前還缺乏將白酒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產品定位并有效傳播的舉措,真正體現白酒中“斗酒詩百篇”的豪情、“溫酒斬華雄”的氣概、“煮酒論天下”的宏韜偉略等等積極、正面的訴求,使白酒成為傳統文化的載體,才能讓白酒成為年輕消費者喜歡的欲望產品。
中國將軍后代合唱團團長民族英雄馬本齋之子馬國超將軍(中)為席玉(左)對中國文化的貢獻頒獎。而此款黔糧傳酒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而盤勾推出。黔糧傳酒采用的是傳統釀造工藝,并配以中國傳統文言文的方式予以講述醬酒的原料、產地、水源的獨特性以及復雜的釀造過程,以一種直觀的形式喚醒新生代80、90后消費者對于白酒文化的認知,希望借此傳遞白酒文化,延續中國白酒的精深文化內涵。白酒文化需要在傳承中創新,黔糧傳酒能否喚醒新生代的消費情懷?
筆者從席玉的闡述中甚為感慨,當前國內經濟下行,行業又深處調整期,但從席玉身上,看到了他對白酒傳統工藝的執著追求,對中國白酒現狀和前途命運的憂慮和思考,而這或許也應該是有良知的酒業人員所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素養。中國食品報網、佳釀網易子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