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年代開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直被視為中國國貨走出國門,贏得世界聲譽的開端。不少酒企甚至將它作為一個宣傳點,號稱獲得國際認可,這其中就包括國酒茅臺。那么它到底厲害在哪兒呢?又是為何引發白酒爭奪戰的呢?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是什么?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全稱是“1915年首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當時主要是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被開鑿通航而舉辦的一次盛大的慶典活動。展期長達9個半月,總參觀人數超1800萬,開創了世界博覽會歷史上歷時最長、參展人數最多的先河。
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對于中國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這是民國政府成立后中國第一次參加國際性盛會,我國將其視為一次展示國家新貌、促進實業發展、增加物產出口、學習他國經驗的絕好機會,特意從全國各省征集了10萬多件展品進行參展。
為什么白酒都愛拿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章說事兒?
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絲綢、茶葉、瓷器,白酒等為國爭光,中國展品獲得各種大獎74項,金牌、銀牌、銅牌、名譽獎章、獎狀等共1200余枚,在整個31個參展國中獨占鰲頭。
這是國貨第一次集體亮相,也是我國國貨第一次在國際上揚眉吐氣。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項的含金量還是杠杠的,在展會結束之后,我國的貿易出口量呈“火箭式”增長。大部分出口的產品都是獲獎產品,這代表了獲獎產品不僅能夠代表著當時我國的行業技術水準,其品質也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歡和認可。
另外我國白酒在宣傳的時喜歡連帶歷史,如這片土地的釀酒歷史源于商朝;這片窖池可是已有600年的窖齡等。如果他們的品牌產品曾參與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并獲得獎章,這無疑是增加了品牌品質的國際性權威背書,這也就讓愛說歷史的中國白酒一直都拿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章說事兒。
一個被人爭搶的故事,到底誰說的是真的?
酒友們或多或少都聽過一個故事: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由于中國白酒的包裝比不上外國的精致而無人問津,中國代表團想到一個辦法,拿起一瓶酒就摔到了地上,酒香四溢。中國白酒從此揚名海外。
這個廣為流傳卻又無法認證考究的故事,很多人已經將它當成茅臺的傳說,說茅臺憑砸壇子揚酒香一舉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但是奇妙的是,五糧液也說這個砸壇子揚酒香的故事主角是他們。
茅臺酒自稱獲得過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五糧液也說自己獲得過這項金獎,并且兩者獲獎的故事驚人地相似,都是砸壇子揚酒香并斬獲金獎。除此之外,瀘州老窖,汾酒也說自己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另外衡水老白干、洋河、雙溝、西鳳酒、高溝酒、寶豐酒等也拿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獎項說事,那么,到底是誰獲得了當年的金獎?
到底是誰獲得了當年的金獎?
很多網友以為金獎是巴拿馬萬國展覽會的最高獎項,其實不然,根據史料記載,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共設六種獎項:大獎章、名譽獎章、金牌獎章、銀牌獎章、銅牌獎章、獎詞(無牌),最高等級的獎項是大獎章,而不是金牌獎章,金獎僅屬于排名第三的獎項而已。
茅臺獲得巴拿馬萬國展覽會金獎這個已經被證實是謊言。茅臺對外宣稱所獲的金獎實際只是銀獎,在巴拿馬博覽會中只排在第四等,在媒體造勢以及宣傳下,茅臺酒對外宣傳也一步步將"銀獎"變成"世界名酒第二位",最后更改為巴拿馬博覽會"金獎",并沿用至今。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等都拿不出資料來進行考證他們當年是真的得了金獎,所以我個人看法就是這些酒品牌都是沒有獲的金獎。
然而,在當年,我國還是有白酒獲得了當時的最高獎項“大獎項”的。根據1916年出版的,由萬國博覽會中國代表團長陳琪主編的《中國參與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紀實》明確記載:中國酒類獲最高獎甲等大獎章是直隸(官廳)高粱酒。后來,酒界的專家經過考證認定,直隸省高粱酒正是如今的衡水老白干前身。注意:獲獎的是衡水老白干的前身,不是衡水老白干。
巴拿馬萬國博覽獎章的確可以賦予很多品牌價值,也迷惑了很多消費者,對歷史并不知情的消費者逐漸記住了這些“被宣傳的歷史”,無法很好地判斷真假。白酒在宣傳的過程中還是需要堅守真誠,不需要捏造過多的假榮譽,假歷史來欺騙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