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酒是唯一能給面子的”,“不喝的時候氣氛哪里去了”,“感覺又深又悶”等等,都是中國人在節日和宴會上經常用來勸人喝酒的話。以葡萄酒聞名于世的法國也有著非常濃厚的“勸酒文化”,連總統馬克龍都高調宣布自己“喝多了”。在法國生活多年,我知道雖然我不會強迫別人喝酒,但是在深受酒文化影響的法國,不愛喝酒的人往往壓力很大。因此,有人假裝喝酒以避免尷尬,也有很多人反思“酒精社會文化”的弊端
晚餐喝葡萄酒,飯前飯后喝開胃酒,飯后喝葡萄酒消化,節日和重要活動喝香檳,毫不夸張地說,法國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充滿了“酒精味”。不過,《費加羅報》最近發表了一篇名為《不喝酒的人如何抵御酒精的社會壓力》的文章,認真討論了法國人對“酒精社交”的思考。
72歲的桑德拉說,她從來沒有開心地喝過酒。為了不被俱樂部打死,她被迫啜了幾口。“我會點一杯酒,假裝一直在喝,這樣就不會跟說服者解釋了。不然我太累了。”在喝酒被貼上“法式生活”標簽的環境下,很多法國人都和桑德拉有同感。“跟別人說我不喝酒,氣氛會很突兀和尷尬。在場所有人都特別驚訝,問為什么,”法國朋友勞拉告訴記者。“如果你說你不喜歡酒的味道,沒有人會相信。每個人都同情地看著你,好像你生病了一樣。”
社會學家高索認為,葡萄酒被認為是法國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不管你為什么不喝,都需要解釋。因為醉酒可能會導致失態,不喝酒的人也會被認為性格不好或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艾克斯-馬賽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羅莫納奇解釋說:“在法國,拒絕飲酒被認為是不正常的,因為這違反了‘社會規范’。在群體中,你可能會被嘲笑,被羞辱,甚至被排擠。“拉斐爾因為不喝酒,被同事排擠。因為憲兵隊的工作場所是“一群一邊逃學一邊喝啤酒的男人”,拉斐爾自嘲“不喝酒讓自己的男子氣概受到挑戰”。
所以,和法國人交往,不喝酒,似乎是一場注定的斗爭,因為喝酒的人和不喝酒的人之間,似乎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法國人喜歡喝酒,并以此為榮。這種傳統不僅是堅實的民間基礎,國家元首也會“勸酒”。
除了薩科齊不喜歡酒,戴高樂、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奧朗德等歷任法國總統都堪稱“葡萄酒界的大家”。《費加羅報》還專門分析了他們的口味偏好,指出國家元首有時需要在理性飲酒和捍衛文化之間找到平衡。上一任總統奧朗德在上任之初,拍賣了愛麗舍宮的部分酒窖藏品。據說他喜歡各種各樣的葡萄酒,拍賣收藏是為了籌集資金購買更多不同產地和口味的葡萄酒。總統對葡萄酒的熱愛驅使人們紛紛效仿,馬克龍因“喝多了”而獲獎。馬克龍因“系統捍衛法國葡萄酒”于今年1月被《世界報》授予“2022年度人物獎”。馬克龍從不吝嗇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對葡萄酒的熱愛。在競選總統前,他表示“自己是被爺爺奶奶養大的,接受的教育是喝酒讓人年輕,而不是一種罪過”。總統參加第一屆農業展時,馬克龍無視專家的建議(每天最多一杯酒),宣稱“我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必須喝葡萄酒”。公開爆“喝多了”,總統的言論無異于“勸人喝酒”,引來諸多非議。此外,馬克龍在任期間也沒有收緊限制酒精飲料廣告的“埃文定律”。他說:“只要我是總統,就不會有修正案。”當時的衛生部長布贊和許多健康專家都重申“酒精在健康領域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月無酒月”
法國酒館至今仍保持著“周四特價”的傳統,旨在吸引大學生“提前過周末,享受‘喝酒’派對”。然而,在酒文化盛行的背后,酒類在法國的消費量在過去60年里不斷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1961年,15歲以上人群年平均飲酒量為26升,2020年已降至10.4升。愛麗舍宮去年也因“醉酒強奸”陷入爭議:總統府7月為工作人員舉行告別招待會,結果馬克龍身邊的年輕女軍官酒后遭同事性侵。
越來越多的法國人開始反思酒是否是聚會交友的“剛需”。近年來,歐洲興起了“一月無酒月”活動,旨在鼓勵人們在圣誕節和新年“飲酒”假期后減少飲酒量,恢復健康的生活習慣。這項活動獲得了許多法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支持。“一月無酒”成為熱門挑戰。大學生佐伊害怕被同學排擠,每次參加聚會都要硬著頭皮喝幾杯,導致第二天上課頭疼,無法專心學習。在接受了“一月無酒”的挑戰后,她慢慢擺脫了對酒精社交的恐懼。佐伊說,“不喝酒”的壓力逐漸減小,因為“很多人開始明白,即使不喝酒,也是正常人”。
如今,法國飲料市場也產生了“黑馬”——非酒精飲料,帶有酒精味。沒有疲勞和頭痛,還有開胃酒的快感。這種飲料受到許多人的歡迎。2021年銷量達到15萬瓶,年增長率300%,200多個品種。市場的繁榮使得傳統釀酒商也想盡辦法開發酒精飲料的替代品。白領伊莎貝爾認為,在“無酒月”延長至全年的同時,無酒精飲料保證了飲用的口感,或將掀起一場“反飲酒文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