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智慧之書《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句話:“晨的酒是石頭,中午的酒是紅銅,晚上的酒是白銀,三天喝一次的酒則是黃金”,這話作何解釋?
酒文化在各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猶太人也同樣如此,從很小的時候,猶太人就有機會喝到葡萄酒,《塔木德》中甚至還說,“飲酒適量,可以使頭腦靈活”,當然,更主要的還是從飲酒中,能夠獲得愉悅感。
作為一個充滿苦難的民族,能夠獲得快樂的機會實在太少了,飲酒無疑是猶太人能夠享受的,極少數的快樂之一,所以,即便猶太教的拉比也承認,酒對于猶太人來說,是難得的良藥,只要有酒的地方,總是會減少很多疾病。
這一結論除了肯定酒的醫用價值以外,拉比們其實也在暗示,猶太人因受到太多的歧視和迫害,很多人有大量的心理疾病,酒能夠有效緩解緊張、焦慮,暫時讓受到傷害的人遠離痛苦,獲得片刻的安逸。
不過,在猶太文學作品中,卻從不會出現飲酒過量的情節和人,因為《塔木德》中告誡,“過量飲酒,會失去智慧”。
猶太人最為推崇的飲酒方式不是急匆匆地把自己灌醉,而是在飲酒之后,看一本喜歡的書,或者聽自己愛聽的音樂,在酒精的作用下,舒緩繃緊的神經,遠離工作和煩惱,所以,飲酒也是“安息日”不可缺少的休息方式。
從猶太人的飲酒方式不難看出來,他們十分克制,不想因為飲酒而失控。聽起來有些矛盾,酒帶來的愉悅感來源于失控引發的各種副作用,失控越嚴重,帶來的愉悅感就更大,猶太人在能夠享樂時,絕不會虧待自己,為什么卻如此嚴格地控制自己,不要獲得更大的快樂呢?
這其實跟猶太人對于享樂的定義有關。猶太人不排斥享樂,也不會擔心縱欲過度,會導致傷害身體健康,正相反,他們追求享受更大更多的快樂,因為這樣可以有效地平息內心的悲哀等負面情緒,感受到的快樂越強烈,越能體驗到完美,越接近于猶太人潛在的神性。
因此,猶太人在工作中有多刻苦耐勞,享樂時就有多強烈的欲望想要追求快樂,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得到更極致的快樂?
猶太人的答案是節制。不管是飲酒,還是品嘗美食,又或是從事其他娛樂項目,猶太人認為,只有節制,才能適度,只有適度,才能體驗到更純粹,更完美的快樂。
節制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在歷史上,猶太人大多是被動地,無奈地接受著來自外界的一切,因此在享樂上,他們希望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也就是說,猶太人希望可以通過節制,成為享樂的主人,而不是被享樂的欲望所控制,成為享樂的奴隸。
因為節制不被物欲所綁架,因為更自由而更顯純潔,因為控制得當而更愉快,因為少受支配而更從容,這就是猶太人強調在享樂的同時,又提倡節制的原因。
這容易做到嗎?當然不容易,所以節制對于猶太人來說,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人人都值得學習的優點,通過掌握這個優點,人們能夠獲得自主權,能夠自然而然地享樂,卻不會被享樂綁架。
做不到這一點,或者說,體驗過“縱欲過度”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當享樂到了失控的時候,反而會成為心理負擔,因此,放蕩者的心情時常是陰郁的,酒鬼從酒中得到的只有更多的痛苦,貪吃者因有限的胃口而不滿,在一個不缺乏食物的富足社會中,黃金和奢侈品永遠都不夠……
貪婪是人類的本性,一旦無法做到節制,人就成了自己欲望的奴隸,成為快樂的俘虜,而節制則能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緒,平和的心態,既能在面對美好的享受時坦然接受,又能在面對厄運時毫不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