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秦都,中國第一帝都。
陜西省地級市,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的都城,位于陜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咸陽東鄰省會西安,西接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西北與甘肅接壤。轄2區2市9縣,總面積10189.4平方公里(其中644.56平方公里被西安托管),位居陜西省第三位,僅次于西安、寶雞。
中國歷史上戰國后期秦國都城遺址,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以東約15公里處。秦孝公十二年開始營建,十三年由櫟陽遷都于此。初都的咸陽城,大概只有咸陽宮和類似城門的“冀闕”建筑。惠文王時,繼續擴建。據文獻記載,城內已有南門、北門和西門。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新建“六國宮”,咸陽作為秦都歷經七世,共144年,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軍事上統一六國的指揮中心。1959年以來,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及省、地、市文博部門對咸陽城進行了多次勘探和發掘,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先后在咸陽建都,中華民族各項制度在這里逐步提高,各方面發展越來越完善。
西鳳九次技術創新,企業不斷創新和完善西鳳酒生產工藝,汲取現代科技成果,將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有機結合。可以說西鳳酒的發展史同樣是一部生產工藝的科技創新史。
1956年,通過挖掘整理和改造,確立“混蒸混燒續渣法”、“老五甑操作法”等西鳳傳統工藝。
1972年至1978年,對制曲、釀酒設備開展了大規模群眾性技術革新,金屬活甑桶、冷卻器、晾場攪拌機、制曲機等一大批機械設備的試制成功和更新改造,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產品質量。
1979年,完善“保格、去雜、增香”十條技術措施,啟動西鳳酒香型研究工程,歷史12年,于1992年11月,輕工部在西安召開“確立白酒香型原則及鳳型白酒香型論證會”,正式單列確立西鳳酒“鳳型”香型地位。
1997年,西鳳酒在保持鳳香型獨特風格的基礎上,兼收并蓄,改進工藝,研發出鳳兼濃、鳳濃醬風格特點系列產品,首開中國復合香型白酒歷史先河。鳳兼復合型西鳳酒系列產品相繼投放市場,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走在了中國白酒香型發展的前列,被業界譽為“實現了中國白酒工藝革命性的突破”。
2002年,公司啟動申報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工作,2004年5月,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發布了《原產地域保護產品-西鳳酒》國家標準,并與7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西鳳酒是陜西省第一個獲得國家原產地保護的產品,在全國眾多的白酒廠家中,西鳳是第四個獲此殊榮的企業。由此,構成了西鳳品牌最基本的三大支撐要素:質量西鳳、標準西鳳和地域文化西鳳。
2004年,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按照和鳳香型一脈相承并有所創新和發展的新品西鳳酒的特有風格,確立了一種白酒新香型-鳳兼型。鳳兼型成為中國白酒五大香型(醬、清、濃、米、鳳)和五小香型(藥香、芝麻香、豉香、特型、兼香)之外的第十一種香型。2007年,鳳兼復合香型科技成果被中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列入中國企業新紀錄。
2010年,公司啟動“中國白酒3c計劃-鳳香型西鳳酒特征風味物質研究”,并與2014年通過了國家級鑒定。這項研究成果對西鳳公司的產品質量、經濟效益、科研實力、人才培養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
2012年,啟動綿柔鳳香型西鳳酒工藝研究,2015年,“綿柔鳳香型西鳳酒生產工藝研究成果”通過了省級鑒定。該工藝是在傳統鳳香型西鳳酒工藝基礎上,通過對大曲用料配比、制曲溫度、人工窖泥、多糧釀造等五個特征工序調整,總結形成的發酵成型生產工藝,產品具有醇香馥郁、綿柔甜爽、諸位諧調、余味悠長典型風格,應用到生產過程,對優化工藝、控制質量、拓展銷售市場等方面起到了明顯作用。
2018年8月9日上午,由江南大學與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鳳型酒用大曲中土味素產生菌的發現及其控制研究》及《基于GC-O、GC-MS、GC-FID的西鳳酒特征信號物研究》兩項科研成果,順利通過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鑒定。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燦爛輝煌的漢唐盛世,再到日益強大的當今盛世,咸陽都扮演著開創者與變革者的角色。就如同西鳳酒在一次次創新與傳承之中不斷的完善,西鳳以傳承為發展,以創新為引領,通過品牌的提升、產品和資源的聚焦,定將在古都咸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