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
除夕
僅剩9天
每逢春節,“酒”定是少不了的
民諺更是有云“無酒不成席”
“桌上有酒,越喝越有”
那么,這春節喝酒的習俗究竟由何而來?
跟現在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讓我們舉起杯盞,穿越千年
從古事慢慢聊起
西周
早自西周開始,我們的祖先在辭舊迎新之際,就會攜美酒、羔羊歡聚慶賀祈禱豐收,由此掀開過年飲酒的先河。至漢代,“年”作為法定節日固定下來,春節飲酒已形成風氣。
漢朝
到了漢朝,“年”作為一個重大節日逐漸定型。漢武帝太初元年,《太初歷》推行后,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辛亥革命后開始采用新歷,將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
《太初歷》
《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于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趙長卿《滿庭芳·元日》詩云:“爆竹聲飛,屠蘇香細,華堂歌舞催春。”
這里指的就是在正月初一時,古人必喝的兩種酒:椒柏酒、屠蘇酒。
椒柏酒是一種由柏葉、花椒浸泡而成的酒。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是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
有趣的是,漢代過年飲用年酒時還要看時辰,一般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太陽緩緩升起時才開始喝,這時還伴隨著遍地的鞭炮聲。飲酒前,也跟現在一樣,少不了要來段新年祝辭“佐酒”。
唐宋
到了唐代,隨著國力強大,飲酒的規模和檔次都超過歷代,過年時,皇宮會舉行豪華酒席,還會有音樂歌舞、行酒令來助興。不管是皇室貴族還是普通老百姓,過年飲酒已經不再是防疫治病,而增添了新的含義,圖個熱鬧喜慶,酒也變成了助興的道具。
北宋時,過年一般一天要喝兩遍酒,除了晚上自家人團坐在一起喝酒守歲外,在白天,鄰里之間還會互相邀請對飲,謂之“別歲”。除了喝酒,鄰里之間還會互相饋送酒食,謂“饋歲”。
宋代之后,過年時,不光是喝酒助興,還出現了許多創新的娛樂節目,最流行的是擲骰子。大人坐在一起喝酒,小孩則圍在一起放鞭炮,放完鞭炮后,纏著大人要壓歲錢。
清朝
自清代之后,醬酒成了傳遞感情的使者,承擔了更多的社交功能,逢年過節提著醬酒送禮拜年的風俗,一直沿襲至今。
時至今日,喝酒的緣由,從最初的傳情達意到后來的熱鬧喜慶,再到如今的健康長壽,酒和春節的故事已延續一千多年。也正是因為酒的加入,春節這個重要的喜慶時刻才更加令人盡興與難忘。
在團圓的日子里,我們不僅要喝得開心,更要喝得健康舒心!
舍井醬酒,0添加,不加入任何外來物質,飲后不口干,不頭痛燒胃。喝舍井醬酒,過健康幸福年!
離春節還有9天
您,備好舍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