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保縣的地名中,有一部分地名是以“堡”或“圍子”為聚落通名的,如賈德堡、白圍子、郭家圍等。“堡”作為村落的名稱,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
而堡的來歷也和歷史息息相關。我國北方長城內外歷史上戰爭頻繁,沿長城東西走向的冀北、晉北“自古為戎馬馳驅之地”。長城不僅成為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民族間的一條軍事防御工程,而沿長城一線,中原王朝為防御和抗擊北方少數民族南下騷擾入侵,還設置了許多堡、營盤等邊防工程。
防御性土圍子
因此,作為軍事設施的“堡”對地名的影響較大。歷史上的“堡”,現作為地名的通名,實際是軍隊設立“堡”的借用詞,多是古代“堡”的沿襲稱謂,轉化為地名的通名。
明朝,朱棣遷都北京后,為增加兵源,強化邊防力量,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從山西省人口稠密的縣,遷徙移民到張家口、宣化一帶,由官方修筑土堡,供移民居住。
居住型土圍子
這些土堡,既是人們的生活場所,也用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騷擾搶劫,由此形成的聚落,多以“堡”命名。
同時,歷史上改朝換代,會頻繁發生動亂。居民為了自衛,多在村莊外圍修筑圍墻,重要村鎮由官府修筑磚石城堡。清末民初的壩上地區移民魚目混雜,一些人居無定所,流民甚多,管理無序,導致社會不安定,沒辦法管理。人們為了保護自己,也建造了許多堡,當地人稱作土圍子。
其中,新民堡村就在康保,是過去“堡”名稱繼承演變過來的,新民堡村也是以種植業為主,得益于壩上的氣候和自然環境,擁有自己的種植以及畜牧養殖產業。
其實很多的地方的地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康保又位于壩上非常重要的位置,過去曾是商隊的必經之地和打仗通關的必過關口,是塞上地區的大門。現在則成為了壩上旅游觀光的重要景色之一,但這些地名所承載的歷史意義仍然非常重要,值得后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