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年前,仰韶文化如旭日東升,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蔓延整個中原大地。7000年前,仰韶先民們制作陶器、建造房屋、釀制美酒。他們用圖案記錄信仰,幾何紋、人面魚紋、鳥紋、日紋……他們用陶器盛滿美酒,小口尖底瓶、魚紋葫蘆瓶……
中原大地是文化的搖籃,孕育了仰韶文化。而遍及中原的文化遺址,是仰韶文化散落在其中的文化片段。跟著仰韶看中原,將遍及河南十八地市的星火遺址連接起來,找尋中原文化的根脈。
三門峽,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地區。
廟底溝遺址,被稱為“早期中國”的代名詞。
廟底溝遺址,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韓莊村。遺址面積約2.4萬平方米,發現于1953年,1956年至1957年進行了第一次發掘。廟底溝遺址是仰韶文化中期代表,最早年代距今約4000年。
廟底溝文化,得名于廟底溝遺址。這一文化時期的彩陶極富藝術性,紋飾包括寫實紋和抽象紋,其中以抽象紋最為出名。這些繪制在彩陶上的圖案或對圓等分,或分解重構,或夸張變形,或填白留白,富有律動感,特征鮮明,被稱為史前藝術浪潮。
在這一藝術浪潮中,魚紋是典型的代表紋飾,由寫實魚紋向抽象魚紋過渡,最后拆解重組魚紋,組成象征符號,構成繁復龐大的魚紋體系。魚紋,是討論廟底溝遺址繞不開的話題。
01
無所不在的“魚”
魚紋,在長達1000年左右的廟底溝文化時期完成了寫實魚紋到抽象魚紋,再到幾何魚紋,最后變成一種象征符號的過渡。
廟底溝文化彩陶上多數是幾何化紋飾,與普通的幾何紋飾不同,這些幾何紋多數是由魚紋變形、夸張、分解、重組而來,魚頭與魚身分離,魚唇變形成彎角型與葉片型,再進一步提煉簡化,由此形成廣泛流行的花瓣紋、西陰紋、菱形紋、圓盤形紋、帶點圓圈紋等。
其中花瓣紋和西陰紋數量最多,影響最廣,也最具代表性。
· 花瓣紋
花瓣紋,考證證明,由變形的魚唇分解而成。
變形的魚唇其實是由葉片形與彎角形兩個圖形元素構成。在后來的紋飾演變中,彎角形成為流行的西陰紋,葉片紋則演變成花瓣紋。
· 西陰紋
1926 年,李濟先生發掘西陰村遺址,發現一種特殊的有彎角狀空白的彩陶紋飾,命名為“西陰紋”。之后在廟底溝遺址彩陶上發現有大量這類紋飾,為廟底溝類型彩陶的代表紋飾之一。
廟底溝文化也被稱為西陰文化,足見西陰紋在廟底溝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西陰紋的來歷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后來學者經過觀察考證后,認為西陰紋就是由魚唇輪廓變化而來,后期脫離魚紋本體后,在彩陶上以反復循環的二方連續構圖出現,幾乎沒有了魚紋的特征,成了一種非常簡練的符號。
魚紋經過拆解重組后,又分別提煉出旋紋、圓盤形、雙瓣花和加點重圈紋等元素,組合出更多的復合紋飾。這些紋飾構成了魚紋體系,乃至一種被廣泛接受認可的象征系統,代表著同時期的人們統一的文化認同。
有研究者提出“魚龍說”,認為“中華龍的母題和原型”是魚,是由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魚紋發展演變而來,以為夏族的來源與魚族有緊密的聯系。
由寫實魚紋到抽象魚紋、幾何魚紋,再到最初的“龍”形,或許可從其中一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02
魚紋繪出的“中原性格”
《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鯤化為鵬的故事,很可能是史前時代神話的遺存。
魚鳥紋,是一種極具特色的紋飾,表現的是鳥在魚體內的孕育和化生。
廟底溝類型鳥紋可分為三類:一是圓形空白內的圓點+弧邊三角紋及其簡化圖;二是西陰紋內的圓點+弧線或直線紋;三是圓點+勾弧紋。可以看到,除第三類外,鳥紋多數與魚紋同時出現,構成魚鳥紋。
《莊子·逍遙游》里表現的是魚與鳥的化生關系,魚與鳥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在仰韶文化時期,魚與鳥的關系一開始似乎并不融洽。
考古認為,半坡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均屬仰韶文化,在年代上,半坡類型早于史家類型,史家類型早于廟底溝類型。
在半坡類型時期,魚紋在關中地區較為常見,鳥紋則主要流行于豫西地區。這表明有以“魚”為圖騰的聚落,以及以“鳥”為圖騰的聚落,東西對峙。
從半坡類型早期到史家類型晚期有900年左右的時間,這一時期出土的彩陶上繪有大魚吞鳥圖、水鳥啄魚圖等紋飾,較為典型的代表是河南鄭州出土的《鸛魚石斧圖》——鳥叼著魚,雙方呈現出力量上的懸殊,旁邊繪有石斧的紋樣。這類紋飾在一定程度上蘊含著當時仰韶文化豫西地區與關中地區不同支系之間社會集團的相互關系。
史家類型晚期,彩陶上魚紋與鳥紋的關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由相互爭斗變為地位平等,再到相互融合成魚鳥紋,如史家類型晚期的魚紋葫蘆瓶上繪制的魚紋與鳥紋已經有相互融合的趨勢。魚鳥相戰到魚鳥相融,并非仰韶先民們憑空想象而來,在某種程度上是當時社會形態的一種反映。有學者大膽推測,這表明仰韶文化中的“魚”集團和“鳥”集團經過百年左右的交戰,已經不再是互相攻打的宿敵,而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了。至廟底溝時期,彩陶上魚鳥紋的大量出現更證實了這一說法。
透過彩陶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魚鳥紋,可以看到文化的融合趨勢,表現中原文化開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特征。這或許也表明,彩陶最能體現中原地區的人們兼容并蓄的“中原性格”。
03
跨越高山海洋的“魚紋”
廟底溝文化時期,仰韶文化的社會形態經歷了簡單的平等社會到復雜社會的轉變。
植根于黃河中游地區的廟底溝文化存在的時間大約是1000年,雖然存在的時間并不很長,但其富有特色的彩陶的傳播,對周邊地區文化的影響卻非常大,它北出塞外,影響到達了河套至遼海地區,它甚至跨越秦嶺、淮河,傳播到長江中上游地區,最遠到達洞庭湖以南地區。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傳播,不僅僅是彩陶紋飾的傳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這些紋飾中的象征意義的認同。
學者認為,由彩陶向兩湖地區的傳播,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的趨同態勢,這種文化趨同是后來一統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礎。廟底溝文化對南方最明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長江中游地區。在鄂西北地區發現了與廟底溝文化相同的魚紋彩陶,如湖北棗陽雕龍碑曾發掘出不少繪有西陰紋的彩陶,以及魚紋殘片。此外,上海青浦崧澤、江蘇海安青墩和吳縣草鞋山,都發現過花瓣紋彩陶片。
仰韶文化對長江流域地區的影響說明,至少從新石器中期開始,南北文化就有交融趨勢。
廟底溝文化彩陶這種巨大的擴散范圍,正是后來中國歷史演進的最核心區域,這讓我們清楚地感受到廟底溝時期出現的一次大規模的藝術浪潮,而這個藝術浪潮的內生動力,是彩陶通過自身的傳播,獲得文化的認同,進而實現文化趨同,同時也是政治趨同的開端,或許這也是夏王朝一統天下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