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古老羌族一支的項族,自古以來就生息在蒼茫遼闊的青藏高原上,他們生性豪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早在內遷之前,他們以游牧為主、尚無農業時,雖"不知稼穡,土無五谷",就已"求大麥于他界,醞以為酒"(《舊唐書?項傳》),這是中國北方有麥灑的最初記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也說項人舊有"烹牛羊、具酒食"的習俗。《新五代史》和《五代會要》均載有:五代后梁明宗時,項之眾競赴中原都下賣馬,明宗都"勞以酒食......項羌商人開胸暢飲"。淳化初年,繼捧服附宋室,太宗送以"茶百斤,上醞十石"。可見項民族在釀酒、飲酒上有著悠久的歷史。
項族內徙后特別是西夏建國,隨著農耕的出現與農業生產的發展,加之與外界的廣泛交流,為釀酒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傳統的釀酒業呈現出的生機。
安西榆林窟第三窟的西夏壁畫《釀酒圖》,畫面畫一灶臺,上安一套層疊覆壓的方形器皿,一婦女外穿淺色長袍,左臂卷袖,手握吹火筒蹲在灶前添柴燒火,火膛內爐火正旺,煙囪冒出滾滾濃煙;另一婦女穿深色對襟大領長袍,立于灶臺旁,手持陶缽,回頭看著燒火的婦女若有所問,像是品嘗后評說新酒的優劣。灶旁左側放置酒壺、貯酒槽、木桶等用具。圖中二人均為婦女,應是家庭釀酒的寫實,傳世的釀酒圖很少,封建時代婦女釀酒圖更為罕見,可見西夏家庭釀酒已盛行于農家。對于這幅釀酒圖中的釀酒器,著名英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先生和他的助手何丙郁先生考證為蒸餾器,所表現的釀酒技術也是在制造蒸餾酒,即俗稱燒酒、今稱白酒的含酒精較高的飲用酒,這一觀點也被我國大多數科技史學家們所接受。
宋代以前,人們飲用的多有谷類釀造的米酒和葡萄酒,蒸餾酒是一種烈性酒,它的發明是造酒技術的重要進步,但蒸餾酒究竟出現于何時,迄今尚無定論,如果李約瑟先生和何丙郁先生觀點正確的話,畫上的蒸餾器要遠比1975年12月在河北承德青龍縣土門子鄉發現的金世宗大定年間(公元1116-1189年)鑄造的俗稱"燒酒鍋"的黃銅蒸餾鍋時間要早得多,所以也更為珍貴。西夏文字典《文海》中有釀酒的記載,還發現了"黃酒"的記載,雖說黃酒生產的歷史長達數千年之久,但黃酒的名稱此前卻似乎從未見過,這些充分反映了西夏人對酒制作方法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