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茶紙古道,是指從江西上饒鉛山縣到福建省的這一段的水路和陸路交通線路。此條線路分布于武夷山東西兩麓,以分水關、桐木關等關隘為贛閩兩省界點,向東南和西北兩側延展。此條線路貫通閩江與信江兩大水系,翻越雄偉的武夷山脈,直通福州入海口,有江,有山,有海,有古道,是極富文化內涵且未被人發現的一條旅游線路。
【古道歷史】這條線路自秦漢時就已開辟,在歷史地理文獻上叫“分水關路”,因此路穿越贛閩邊界武夷山的分水嶺而得名。唐宋以后,這條線路成為茶葉和紙張的生產基地與貿易通道,至今,仍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地和傳統手工紙產地。
“分水關路”是最早開辟的中原入閩道路。史書記載,秦始皇派五路大軍遠征南越,其中有一支“余干之水”,可能就是走的這條道路,迂回嶺南。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10年)閩越王興兵南越,南越向漢求援。漢武帝派大行王恢從江西出發,大農韓安國從浙江出發,討伐閩越王,遂開辟分水關路。
北宋末年,大批中原人南逃入閩,通過“分水關路”入閩。更多的時候,“分水關路”是一條官道、一條商道,皇帝誥令和軍機要件,通過這條官道飛馬傳入。
【商業地位】“分水關路”作為一條重要的入閩道路,自然承載著商品和物資轉運的重任:福建、江西各地的土特產品,經由這條官道直達京城,作為土貢呈奉皇帝;福建、江西各地的手工業品和特色農產品,以及來自南海(中國古代泛指東南亞、南亞和阿拉伯地區)的海外舶來之奇珍異物,亦經由這條古道,流向全國各地。
福建是一個產茶之鄉,自唐朝開飲茶之風尚,福建就以茶盛名。福建不僅產茶量大,而且出產許多名茶,每年都要不少精品茶作為上貢之物及高檔飲品運送京城。北宋大觀年間,單貢茶每年產20萬斤,還有更多的茶是市場銷售的。
除了建茶,還有江西鉛山河口鎮的河紅茶。“河紅茶”是鉛山人創立的一個茶葉品牌,很受市場歡迎。當時,經河口加工或轉銷的茶葉,都打著“河紅茶”的品牌,鉛山“河紅茶”盛極國內,還遠銷俄國和英國。直至清末五口通商后,因福建茶直接從福州出口,河口茶葉加工轉銷的優勢逐漸消失,“河紅茶”才走向衰落。
【技術傳播】“分水關路”承載的不僅僅是人員、商品物資等有形之物的流動,還承載著信息、技術、文化等無形之物的流動。
唐代出現了用竹作為原料制造的竹紙。在唐宋,產竹紙之地有浙江、江西、福建,其中福建產量為最。但因未能解決竹紙容易腐蝕、脫落和被蟲蛀的問題,一直未能大規模推廣。到明清時期,隨著技術的改進,竹紙的質量大大提高,出現了一些有名的品牌,如連史紙、毛邊紙、鼓連紙等等。連史紙一種用竹莖制造的傳統手工紙,是竹紙中的上乘之品。其紙質潔白瑩輝、細致綿密、平整柔韌,防蟲耐熱,永不褪色,素有“壽紙千年”之稱。連史紙的主要出產地有江西鉛山、福建連城等地。當時連城的連史紙銷路極佳,不脛而走;鉛山的連史紙的盛名則歷經明、清、民國幾個朝代,經久不衰。一些名貴典籍、字畫、印譜、拓本等多采用鉛山連史紙書寫和印刷。
【主要景點】
1,江西鉛山縣
鉛山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傳說這里原來產鉛,所以由此得名(“鉛”念YáN ,是鉛山縣本地的方言中的發音)。鉛山縣始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是座千年古縣,南臨福建,北近皖浙,陸路暢通,水運便捷,自古便是閩浙贛三省交通要沖,兵、商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八省通衢”。早在明朝中葉,鉛山已發展成為江南地區五大手工業區域之一,以手工造紙業與松江的棉紡、蘇杭的絲織業、蕪湖的漿染業、景德鎮的制瓷業齊名。
河紅茶和連史紙的生產基地就在鉛山。河紅茶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國茶,被稱為“紅茶鼻祖”。連史紙又叫“連四紙”“連泗紙”,原產于福建省邵武,以及閩北地區和江西省鉛山縣一帶。采用嫩竹做原料,堿法蒸煮,漂白制漿,手工竹簾抄造,工藝道道精湛。在古代,因連史紙的紙質強韌、表面光滑、油墨吸附好、保存時間長,有“紙壽千年”之說等諸多優點,常被用來印制印譜、家譜、古籍等。
鉛山縣河口鎮
河口鎮是鉛山縣的城關鎮,位于鉛山縣北部。南部多丘陵,其余為沖積平原。河口鎮還保存著較完整的明清古街,被省、市文物專家稱為江西第一古街。河口鎮是鉛山河和信江交匯處,古城河口,因為河口的水運十分便利,從古時就是重要的碼頭。這張照片就是當年的一個渡口,現在水位下降,航運已經停止,唯有舊時的碼頭還在。
鉛山縣天柱山鄉漿源村天鑫含珠實業有限公司茶場
鉛山縣石塘鎮連史紙博物館
石塘鎮在鉛山縣城河口鎮東南四十公里處,是座千年古鎮,相傳其村有方塘十口,故諧音“石塘鎮”。在古代,這里是一個紙品及其原材料的聚散地,曾盛極一時,所以鎮上至今仍有明、清時的建筑。
如今鎮上有連史紙博物館,坐落在石塘鎮中心小學內,博物館所在的建筑是清代撫州會館(也叫邵武會館),建于1740年)原址的一部分。
千壽紙坊門口的造紙現場
千壽紙坊坐落于鉛山縣西南約90多公里處的天柱山鄉漿源村,是2006年由天鑫含珠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復建的。連史紙的的選料十分講究,需歷經紙料制作、紙料漂白、制紙漿抄紙等72道工序。全部選用的是立夏之后,芒種之前長出兩對嫩芽葉的毛竹為原料,剝去竹青,留下竹穰;再將竹穰撥成竹絲,經過長時間風吹日曬雨淋,進行自然脫色;經過多次的弱堿性的低溫蒸煮后,進行打料、制漿,最后進入撈紙、干紙的程序,生產周期長達一年。
鵝湖書院
鵝湖書院位于鉛山縣鵝湖山北麓,距河口鎮15公里,面積5400平方米,是江南四大書院之一。 鵝湖書院為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治學之所,中國哲學史上有名的“鵝湖之會”就在這里舉行,與廬山白鹿洞書院并稱于天下。該書院是江西省1957年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鵝湖古道
距離鵝湖書院大約一公里的古道,山間的樹木十分茂密,已經看不見道路的痕跡,寬敞平整水泥公路的陸續開通,現在根本沒有人愿意走這條起伏難走的古道了,茂密的樹叢讓我們知道古道已經被人們遺忘了太久。
大義橋
大義橋坐落在江西省鉛山縣永平鎮北,是九孔半圓石拱橋,全長193米,面寬6米。唐貞元間(785—804年)始建時是木橋,名“思政橋”。宋紹熙三年(1192)重修,因鵝湖峰頂寺高僧大義禪師所創建,得名“大義橋”, 橋的正中堅有一座方亭,亭中碑石上書有“大義橋”三字,以后又多次坍圮。清乾隆六年(1741),大義橋被毀于火,重建時以石易木,始建成為石拱橋,已有二百余年的歷史。該橋全部為麻石結構,造型古樸,結構堅實,橋上中部的小亭是近年才修建的。建國前鉛山縣是福建北部進入贛、浙的的通道上極其重要的咽喉要沖。這座橋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一直通行各式機動車輛,現在只能通行摩托車及行人。全橋結構嚴謹,遠觀此橋,鵝峰拱秀,橫架南北,雄渾古樸。
分水關
分水關又名大關,是崇安縣八關之一。位于崇安西北分水嶺上,接江西鉛山界,當閩贛交通的要沖,自古有“八閩第一關”之稱。五代時在此置寨。宋開慶間并置大安驛。元廢。明洪武初復置關,設巡司戍守。由崇安至江西鉛山(縣)界,路程80里,只有從分水關到車盤10里長一段比較崎嶇,西向鉛山,一路平蕪,成為閩贛孔道。
解放戰爭時期,崇安分水關是中共閩浙贛邊區黨委活動的中心和交通要道。崇安至分水關公路始建于民國26年(193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支前公路主線——上饒至廈門線,即通過分水關,現為省道13—101線(福州至崇安分水關公路)的終點出口處,是福建省對外聯系的交通要道。
2,福建武夷山市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北部,武夷山的東麓。自唐朝以來,就有不少文人墨客稱頌武夷茶的風韻。自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崇安(今武夷山市)正式建縣后,武夷茶就開始慢慢有了名氣,到了元、明時期,成為了貢茶,還創建了專門的皇家焙茶局,一直到明末清初武夷茶都十分緊俏,之后的武夷茶一直是各路商賈看好的商品。
因武夷山東麓地貌特征為丹霞地貌,土壤結構不同于武夷山西麓,茶樹生長在巖粒土壤或是巖縫中,所以武夷山這一帶生產的茶葉統稱武夷巖茶。武夷巖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主要品種有:大紅袍、肉桂、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腰、奇蘭等,其中尤以“大紅袍”最為名貴,被譽為“茶中之王”。
武夷山大紅袍發源地
大紅袍發源地位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一個峽谷內,景色怡人,樹叢繁茂,石徑穿梭在崖谷和溪水之間。峽谷的盡頭,陰面是一座大茅草亭,坐在亭中可以品嘗各種武夷巖茶,還可以觀看對面高崖壁上的“六棵母株”。
武夷山茶博園
茶博園位于夷山自然保護區外,面積7.8萬平方米,沿途都是大大小的茶場,周圍都是小賣茶的商店。茶博園內的廣場上有很多的靜態人物雕塑,周圍景致還算不錯。
黃崗山附近山谷中的古道
桐木關古道
武夷山鎮往桐木關這一段,古驛道遺跡最為密集。桐木關是贛閩兩省的分界處,過了關口就是福建了。此處是武夷山脈斷裂埡口,海拔高度1100米。桐木關夾在兩座陡峭的山體之間,大風在從關口呼嘯而過。立關北望,兩側高山聳峙入云,“V”形的大峽谷猶如一道天塹,直向江西鉛山縣伸展。閩贛古道貫穿其間(現為公路),系古代交通與軍事要地,曾筑垣而駐戍卒,以堅防守,為武夷山八大雄關之一。這是地質活動造成的桐木關斷裂帶,路上散落著碎石。
武夷山市到福州的高速公路的行走路線基本上是原古道的路線,當時古道在距離上要比現在的線路要近,但是很難走,翻山越嶺。我們從江西鉛山——武夷山、分水關——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建陽——建甌——福州,從鉛山到武夷山市這一路是二級公路,從武夷山市到福州這一路都是高速公路,所以在鉛山和武夷山市之間這一段古道的遺跡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將來作為一條旅游線路好好規劃一下,還是很不錯的。
【結語】在整個茶紙古道上,鉛山縣是重要的制造、加工和集散基地,有茶、有紙,也有古道。同時,鉛山縣的政府和企業家對古道的恢復工作也最為重視,據我們考察的結果看,恢復情況很好,而且不僅限于恢復,還在進行創新和批量生產的準備。因為水位下降,現在信江的古代航運已經沒有了,鉛山縣沿信江的一些地方景致不錯,周圍有很多古建筑,就是衛生條件比較差,只要嚴加管理,好好規劃一下,茶紙古道的航運也能開發成不錯的旅游觀光線路。這里不僅有古樸自然的風光,又有底蘊深厚的茶紙文化,所以鉛山最有可能全面恢復為茶紙古道旅游基地的區域。
相比下來,福建省的各相關地方及有關部門似乎還沒有意識到茶紙古道的存在及其旅游文化意義。武夷山市只是發展單一的茶產業,且把精力集中在創立新品種上,對于諸如“大紅袍”這種名茶的來源,并沒有發掘其真正的歷史文化內涵。至于曾是古道印刷中心的建陽市,除了那么一個可憐的書林門遺存外,幾乎不見任何痕跡。福州恢復的古建筑“三坊七巷”中,竟然沒有紙、雕版印刷這些實物的存在。看來如果真實挖掘茶紙古道的歷史文化內涵,使之成為一條有內容,有生氣的現代旅游文化線路,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別是需要福建的有關方面給予充分的重視。
讀書 思考 旅游 記錄 收獲
休閑讀品雜志社微信ID:xiuxiandupi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