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駕貢酒26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關注到有媒體在網絡上發布或轉載了針對公司存貨高、頻繁提價、渠道壓貨等相關信息,對公司定期報告中部分數據進行了解讀。公司關注到上述報道后進行了認真核實,相關報道中的內容與事實不符。
關于“存貨占比高”的問題
迎駕貢酒指出,公司存貨構成中占比較大的是半成品(基酒、酒體),占比80%以上。公司實施產品升級戰略,聚焦生態洞藏系列產品,打造生態品類。酒是陳的香,以生態洞藏系列為代表的生態白酒對基酒酒齡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公司需要更多的半成品(基酒、酒體)來保證公司未來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關于“存貨數據存疑”的問題
迎駕貢酒在公告中稱,公司是以白酒為主業,集印刷、制罐、玻璃制品等白酒相關產業多元化的企業。原料采購金額包含白酒主業和其他產業,2018年的原料采購包含釀酒原材料、包裝材料、能源三大類,總金額約為12.94億元。在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酒制造行業經營性信息分析-7公司收入及成本分析-(2)成本情況”中,原料成本指白酒主業原料成本,不包括其他產業原料成本。白酒主業原料成本85958.70萬元(含能源),其他產業原料成本14119.18萬元,2018年度合計原料成本100077.88萬元。2018年度原料采購金額129366.66萬元,原料成本100077.88萬元,原料存貨增長29288.78萬元,公司存貨數據不存在異常情況。
此外,公告對于媒體報道中提到的“頻繁提價”和“渠道壓貨”的情況也作出了解釋。
迎駕貢酒表示,公司坐落于世界美酒特色產區,利用大別山稀缺資源,釀生態白酒,品質不斷升級,為了使公司產品品質與價值相匹配,進行了不同程度提價。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及消費升級,公司中高檔白酒量價齊升;根據產品在市場的不同發展階段,合理提價是為了保障渠道各層級利潤分配。另外,公司根據市場年度銷售計劃,在可控比例范圍內保持渠道庫存。有計劃有目的地保持渠道庫存,是促進市場發展的手段之一。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在報道中通過對比四家酒廠,指出了迎駕貢酒的財務指標的異常。根據財報數據大體計算了這4家酒企2017年和2018年平均每千升白酒的銷售價格,其中迎駕貢酒平均價格是最低的。而從營業成本占營收比例來看,迎駕貢酒卻是最高的,達39.07%,進而意味著,其營業成本效能最低。按理來說,銷售單價和營業成本都最低,毛利率應該也是最低的,但迎駕貢酒白酒業務的毛利率卻在64%左右,比最后一名金種子酒高出了4個百分點,這又是為何原因呢?
不過,對于上述質疑,迎駕貢酒未能在公告中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