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北宋到南宋這個時期是相當窩囊的,偌大的北宋被打得只能遷都,當朝廷南遷后,多少宋人流離漂泊不愿做金民又不得回到宋境。這中間有像辛棄疾那樣揭竿而起用于反抗斗爭的熱血志士,但更多的還是在悲傷愁苦中到處奔逃的人,一方面要躲避女真人的追殺,另一方面由于戰亂賊寇四起,到哪里都有可能被殺人劫財,漂泊的生活讓人感觸良多,此時好像只有喝酒才能消除這種愁苦。周莘的這首詩便表達了這樣的感觸,更是發自內心的嘶吼。
周莘《野泊對月有感》:
可憐江月亂中明,應識逋逃病客情。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
酒添客淚愁仍濺,浪卷歸心暗自驚。欲問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盜尚縱橫。
這是作者在逃亡過程中在岳陽野外歇腳的時候看到皓明月亮是有所感觸所作,想想還是蠻心酸的,一直生活的地方淪為敵國土地,國沒了,家也沒了,流離失所不得歸。整首詩的確沒有很經典的句子,也不是文辭十分華麗,站在論詩的角度的確沒什么可圈可點之處。但貴在全是真心流露,平凡而動人。
看著江上的明月在這個兵荒馬亂、四處戰火的夜里還是那么皎潔,它或許能夠明白我這個一身傷病四處藏匿的人的心情吧!看著偏斜的北斗星柄好像在洞庭湖外看到的一樣,聽著岳陽城的畫角聲那么凄慘。想喝杯酒聊解愁緒,可那翻涌的浪花反而讓我更想回家。想知道朝廷近況,可眼下到處都是賊寇,自身都難保又如何得知呢?
全詩都是壓抑的愁苦,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負能量爆棚,不過詩人可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切切實實地寫自己的遭遇,這種真實的經歷讓詩句中彌漫著令人動容的苦悶,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自然而然真情流露。可想像彼時的他有多么絕望,在這種時候有意無意地總能想到用酒來澆滅愁緒,可是卻越喝越愁。而解開這個愁的唯一辦法就是國富民強,不為人欺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