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民國大文豪魯迅先生很愛給別人起外號:在日本時,有在北海道留學的同鄉邵明之,因其頭顱碩大,且面部多須,被魯迅戲稱為“熊”;年輕帥氣的小老鄉章廷謙留了一個很時尚的發型,被魯迅詼諧的稱為“一撮毛哥哥”。
不愧是大文豪,詼諧起來也是很有笑點的。另外大家對民國史稍稍了解的話,就會發現,那個時代的佳人才子特別多,出圈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人寫盡風花雪月;有人批判世道險惡;有人花邊新聞不斷。但我們的魯迅先生,卻以“吃喝達人”火出圈!
魯迅有多愛吃?有時一個月他要下30多次館子,他日記里記載的北京生活部分,就描述過杏花村、廣和居等名店。
他能賣掉學校頒給他的金質獎章,只為吃上一串紅辣椒!以前讀文章看到魯迅通宵苦讀,吃辣椒取暖的故事,還以為他是單純的刻苦,原來背后的真相是,他真的愛吃辣椒。
除了愛吃辣椒,魯迅還喜歡吃螃蟹。螃蟹很少人會不喜歡,可沒幾個人能像吃貨魯迅一樣,為不同的蟹研究不同的吃法:體積大的螃蟹得隔水蒸熟,配上姜末醋糖,吃著才爽;體積小的螃蟹就燒成面托蟹、油醬蟹,下飯吃最合適。
而且逛吃蟹還不行,得來點紹興黃酒!這就得聊到魯迅有多愛喝酒了?難過要喝、開心要喝、朋友聚會要喝、閑來無事也要喝...照這個喝酒的頻率,跟“酒鬼”有什么分別?
不過魯迅倒是不挑酒,黃酒、老白干的啥都行,再整碟花生米,就能喝痛快了。他筆下的人物也以“酒鬼”形象居多。比如我們熟悉的《孔乙己》同名主人公孔乙己,即使窮困潦倒的吃不上飯了,也要省出九文錢,“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過個酒癮。
不知道是不是古往今來的大詩人都愛喝酒的緣故。魯迅的寫酒詩也堪稱一絕:日日斟出一杯微甘的苦酒,不太多,不太少,以能微醉為度,遞給人間,使飲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罪,若有知,若無知,也欲死,也欲生。--《野草》
好在魯迅雖愛酒,卻鮮少在人前大醉,更不會勸酒。俗話說,酒品即人品,愛喝酒的朋友如果能交魯迅這樣的酒友,應該可以喝得盡興、聊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