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蒸餾酒(白酒)的習俗和技術,一般認為不晚于元代由中亞傳入中國。
2.明代白酒開始普及開來,在《本草綱目》中就有“燒酒”。崇禎年間的《沈氏農書》記載了用黃酒糟來制作白酒的方法,可見當時白酒應是黃酒的副產品,在酒類市場上還屬于從屬地位。
3.清代白酒繼續流行,尤其是在北方,白酒燒鍋最多的地區是直隸、河南、山東、陜西、山西,有“北五省”之稱,可以看做是白酒消費的基本盤。光緒年間的《畿輔通志》記載,北五省每縣燒坊(白酒蒸餾作坊)多至100余座。此外,清代四川地區燒酒成了除北五省之外的另一個增長點,綿竹大曲、全興大曲都是清代出名的,甚至遠及貴州的茅臺。
4.到了清末,中國的酒種分布呈現出“北白南黃”的趨勢,這和原料、天氣、區域經濟都有關系。白酒度數高,以高粱為主要原料,可以御寒,價格較低,主要是底層人民飲用;黃酒度數低,以稻米為主要原料,價格較高,主要是中等階層以上飲用。雖然白酒在清代產量和流行地區都提高了,但仍然沒有改變在文化上以黃酒為主的局面。
5.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建立起了統計制度,我們就可以用數字說話了:
6.新中國成立之后,定期舉辦全國評酒會,從結果看,白酒的數量超過了黃酒,可以反映出白酒的文化優勢是在新中國時期最終建立起來的。第一屆全國評酒會評出白酒4種,黃酒只有1種;第二屆評出全國名酒白酒8種,黃酒2種;第三屆評出全國名酒白酒8種,黃酒2種;第四屆評出金獎全國名酒白酒13種,黃酒2種;第五屆只評了白酒。
7.從產量上看,49年白酒產量10萬噸,黃酒只有2.5萬噸,啤酒7000噸;而后啤酒產量越來越高,黃酒增長較為緩慢,我個人認為是經濟性更強的啤酒取代了黃酒在低度酒領域的生態位,才導致黃酒的逐漸沒落。而在飲酒需求上來說,高度酒和低度酒兩個領域是同時存在的。
中國名酒折扣店隸屬于環球酒類供應鏈管理成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酒水行業深耕多年的企業集團。擁有上萬平方的自營庫房及80%入庫率常年備貨產品,致力于為國內外酒水客戶提供高效專業的品牌服務,專注打造國內知名的酒類供應鏈平臺。
集團一方面整合優勢資源,持續發力酒水行業,在傳統渠道精耕細作,不斷完善供應鏈管理平臺體系。另一方面以連鎖店為載體,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和信息系統等工具效能,致力于搭建集線下門店、線上商城、電商平臺、新媒體運營為一體化的酒類綜合供應鏈平臺。新零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