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源于市場,回到市場,持續改進,勇于創新,是否需要找到另一個群體,來撬動市場的回歸呢?消費者不行,那就從經銷商入手。
——國家酒檢中心酒類感官鑒評委員會主任、白酒鑒評組組長 鐘杰
與酒業專家鐘杰的交談是愉悅的享受。坐在面前的鐘杰有典型的四川性格,熱情,奔放,詼諧,卻不乏南方水鄉獨有的靈性與睿智,觀點鮮明,決不拖泥帶水。在同他的交流中,筆者真切地感受到他那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思維張力。
雖然被尊為白酒技術領域的著名專家,鐘杰的日常工作卻并非普通意義上的“試驗室和家的兩點一線”,科班出身的他涉獵廣泛,對酒界的一切都保持著同時代人難得的“好奇”與“熱情”。也許正是這種熱忱、深愛、進取與毅力,才成就了今天的鐘杰和他的事業。
上個世紀80年代,畢業于四川大學生物系的鐘杰,放棄了留在省會成都的機會,與父親騎自行車20多公里,來到位于偏遠鄉間的四川省食品發酵研究院,艱苦的科研條件沒有撲滅年輕鐘杰心中理想的火焰。在那里,他師從三四十年代即聲名遠揚的釀酒專家陳茂椿,大師樸素、真摯的學風自此影響了他的一生。
走出象牙塔,濃香時代俯身向下憑借著自身的勤奮與大師的指點,年輕的鐘杰很快嶄露頭角,從年輕的酒業科技工作者中脫穎而出。在四川省食品發酵研究院的幾年里,鐘杰一方面攻克多項科研難題,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服務企業,為很多四川酒類生產企業解決了產品技術研發中遇到的困難。
“那個時期,正是川酒以濃香型開拓全國市場的鼎盛時代,我主持參與的瀘州老窖、沱牌等幾個科研項目取得成功,可以說見證了濃香型白酒的輝煌以及之后一系列的技術變革。”鐘杰向筆者回憶到。也正是在80年代,他所在的曲酒課題組與瀘州老窖、五糧液、沱牌等企業合作,項目帶動了鐘杰理論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整個80年代,是鐘杰的學術黃金期,在這階段,年輕的釀酒科學工作者鐘杰幾乎拿到了酒界所有的學術獎項,他也因此成為行業科技中的一顆新星。取得成果的同時,鐘杰還有了更大的收獲——“走出象牙塔”讓他看到了市場需求與當時科研工作的巨大脫節和差距,從而堅定了他服務于市場的理想。
從90年代開始,鐘杰的目光跳出了川酒,轉而奔向廣闊的全國白酒科研領域,積極參與全國白酒行業科研成果推廣工作,皖酒、種子酒、迎駕等就是他經手的科技成果推廣企業。十二三年的酒業科技成果推廣讓鐘杰進一步對全國酒類市場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這種理解以技術眼光為主導。在鐘杰看來,從解放初的小作坊,小工廠,到工業化、規模化與信息化,白酒科研走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理順工藝;第二階段菌群研究(也正是鐘杰投身酒業的時代);如今,白酒科研已經轉向具有決定意義的第三階段——更加注重從風味等感官認知為主線,更加貼近消費者。“今天我們評判酒的標準已經不能僅僅用原來的坐在評委席上點評的方式來進行了,應該更加全面的把消費者的直接感官引入進來。”鐘杰鮮明的向筆者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機遇促轉型,投身行業知識普及幾乎是在推廣科研成果的同時,鐘杰通過大量的走訪,敏銳的發現了科研推廣中更加深層次的問題,也讓鐘杰的理念與方向發生重大轉變。2003~2014年,鐘杰調入四川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院,作為技術帶頭人負責國家酒檢中心的相關工作。工作重心的調整及多年的積累,讓鐘杰有了更廣闊的視野,“這十幾年對我改變很大,從單純的技術專家,轉型到能夠從產業鏈和食品安全的角度看待這個行業,思路和視角都豁然展開。更為重要的是,我開始認識到白酒知識普及工作的重要而緊迫。”鐘杰說。
“源坤鑒酒”是近兩年活躍在酒界朋友圈里的一個微信公眾號,筆者早在一年前就成為它的粉絲。這個小小的公眾號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與文字,春風化雨般講解著科學品酒與鑒酒的知識,它的背后就是目前任職國家酒檢中心酒類感官鑒評委員會主任、白酒鑒評組組長的鐘杰率領的高水平教育推廣團隊。
不要小看這個幾人組成的推廣團隊,它的背后“大有乾坤”,從國家級白酒專家,到高等院校畢業的研究生,以及長期從事培訓、教育與推廣的專業工作者,源坤鑒酒的配置稱得上高大上。這一切源于新世紀以來,鐘杰把自己的工作重點轉向了酒類知識的社會普及與提高。與普通的酒類知識傳播不同,鐘杰的目標出人意料的瞄準了酒類經銷商群體。
重塑酒商,在銷售中進行傳播“酒不同于普通的快速消費品,不了解酒類知識,怎么能賣好酒呢?”多年的基層實踐,讓鐘杰親眼見到許多酒類銷售者在面對普通消費者時,遇到的窘境。在白酒銷售的黃金時代,大量的廣告“轟炸”讓消費者對廣告中的產品趨之若鶩,但真正好的產品只有短短的生命周期。一輪廣告過去,人們很難在心中留下產品的任何印象,而站在柜臺里的酒商也再難有更多的魅力留住消費者,白酒銷售者僅僅扮演了易貨、搬運工的角色。“酒類知識與水平的局限,讓很多酒商的事業裹足不前,在酒業黃金時代之后,甚至走向衰退”鐘杰對此深有感觸。
鐘杰告訴筆者,這樣的思想轉變和認知源于自己多年工作中積累的一個疑問——“我培養了不少的國家和省級評委,他們基本上把學到的東西都變成了自我的一種技能,而這種技能在運用中被普遍神秘化,缺乏與市場、與消費者的溝通與聯系。一個勾調師和團隊就可以決定一個廠的風格,而這種風格又往往與市場脫節,這很可怕”。用鐘杰自己的話說:“這樣現實很殘酷,認識到這個現實很痛苦”。如何源于市場,回到市場,持續改進,勇于創新,是否需要找到另一個群體,來撬動市場的回歸呢?消費者不行,那就從經銷商入手。2009年開始,連續七年,鐘杰堅持面向酒業經銷商開展培訓,使得以經銷商為主體的源坤鑒酒知識推廣普及團隊初具規模。
“明白喝酒,喝明白酒”是鐘杰在培訓中提出的核心口號。圍繞這一主題,鐘杰領銜的教育推廣團隊從原料、釀造方式、儲存方式、風味表達等多個方面,給廣大經銷商詳細講解白酒知識,并積極促使學員們把學到的酒類知識傳播給更多的商家與消費者,這種教學方式受到經銷商的廣泛歡迎。“為懂酒的人釀造美酒,為美酒尋找懂酒的人”、“美好生活,傳播品味”成為凝聚成千上萬經銷商學員的心靈紐帶與使命。
先行七年,兩千種子播撒全國本著“先知、先行、先覺、先做”的方針,七年來通過9期大型培訓及多次規模定制培訓,源坤鑒酒培養了來自全國的2000多名取證學員以及數千名慕名學習者。鐘杰的經銷商學員中有的連續三年成為當地的省級酒類先進工作者,一些經銷商的個人品牌已經成為當地的真酒、好酒的代名詞,他們正像撒向全國的一粒粒種子,在各地發芽、生長、壯大。
“我們把鐘老師提出的‘為懂酒的人釀造美酒,為美酒尋找懂酒的人’不斷落地,通過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引導,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源坤鑒酒首期學員,有著近30年售酒經驗的廣東梅州佳和酒道會館總經理陳榮芳如是說。多年來,陳榮芳一直在踐行著培育與引導消費者的理念,他在當地建體驗館,邀請消費者來學習如何分辨好酒,并把自己在源坤鑒酒所學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消費者。“作為賣酒的人,你必須比消費者懂得更多”,如今陳榮芳已成為梅州有名的酒博士,無論消費者還是合作伙伴都愿意在買酒的同時,向這位知識淵博的老大哥學上兩手,生意自然水到渠成。而他也在積極地為源坤鑒酒的發展獻計獻策。
在陳榮芳眼中,鐘杰是他的偶像,一個踐行者。“他一直告誡我們,要認認真真做事,與消費者溝通,不要蒙騙消費者”。多年來,陳榮芳經常向鐘杰請教酒類知識,而鐘杰也都耐心地講解,并支持他的許多想法。“我在梅州,他在成都,我們的通話常常在半個小時以上,電話里我們探討如何與消費者溝通,令人受益匪淺。”
在鐘杰的努力下,源坤鑒酒得以快速發展壯大。“2016年春季糖酒會期間,我們還將延續舉辦第10期培訓,我們也將在今年開展源坤學員的品酒講師培訓計劃,把優秀學員轉化成培訓師。”被鐘杰稱為“源坤鑒酒推廣大使”的酒商萍姐告訴筆者。在培訓對象上,鐘杰在努力擴展,力爭讓更多的目標人群接受科學有效的酒類知識教育。2015年源坤嘗試把媒體從業者納入培訓,舉行首次媒體公開課,以此提高輿論報道的專業性,為科學、正確傳播酒業信息服務,獲得廣大媒體的熱烈響應;今年鐘杰將把鑒酒知識以公益的形式,向在華的國際友人拓展。“這與國家提供的供給側,提升‘服務能力’不謀而合”鐘杰說。
后記:
采訪的第二天,已是歲末,踏著北京深冬的寒風,我又應鐘杰老師之邀,來到位于京城東三環邊的西鳳酒北京體驗中心。這里正在召開源坤學員期待已久的思想盛宴——京津冀品酒師學員交流會。原來,筆者的老朋友西鳳定制酒趙緒豪總經理也是源坤的學員。
邁步入門,一股暖意迎面撲來,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因源坤再次相遇:原來你也是鐘老師的學生!這里的熱烈氣氛深深的感染了記者。鐘杰向在座的學員們宣讀了自己由感而發的《源坤·北京宣言》,字里行間飽含著一個白酒科研與教育實踐者對行業的責任與使命擔當。從各地來京的學員們則圍坐在鐘杰周圍,無論是行業大咖、商海新秀、知名媒體人、還是初入酒海的有志青年,都在聆聽、交流著一年來的所見所思,暢想著酒行業光明的未來。
(本文選自《中國酒業》雜志2016年第02期)
精彩內容推薦
點擊查看
免責聲明:本公眾平臺轉載自其它媒體或個人的文章,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我們將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來源和原創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認為本公眾平臺某部分內容有侵權嫌疑,敬請在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