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要飲酒,營造節日氣氛。通過飲酒,可以增添喜慶氛圍,這也是酒的作用。
1、酒與春節——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養節,俗稱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來了。需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一種方式。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悠久、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春節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漢武帝時規定正月初一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改稱為春節。在這一盛大節日中,各地有眾多習俗,飲酒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到了漢代, “年”作為重大節日逐漸定型,飲春酒的習俗歷史十分悠久。關于春酒《詩經·腦風·七月》中有“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后世便多用“春”字為酒名飲春酒除了歡慶佳節外,更主要的目的是驅除惡穢之氣,以求長命百歲。
2、酒與清明節-一祭拜親人,飲酒懷念
清明節早在古代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陽歷四月五日前后。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人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歲時百問》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既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串生,申生被通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終于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其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但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介子推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
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晉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展,每天望著木屐感嘆,據認為“足下”始于此,是古代下級稱上級或同輩相稱的敬詞。
專欄傳統白酒全套釀造技術作者:王杰釀酒69.9幣37人已購查看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并留下掃墓和踏青、植樹的習俗。按照舊俗,清明這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晶到墓地,將墓地打掃干凈,稱為掃墓。把食物供奉在親人墓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傳說朱元璋當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后,就去祭祀離家征戰多年而無暇拜渴的父母墳地。由于年頭太長了,新墳簇著新墳,荒草連著荒草,已無法辨認父母的壽家了。聰明的朱元璋想出了一個辦法。發布昭示,讓天下百姓在幾天以后的清明,去祭拜各自的先人,未去者格殺勿論。清明節的第二天、朱元璋率親眷家將們又來到那塊墳地。到處是白色的輛帶、祭品,唯獨一雙墳頭干干凈凈、無人顧及,這一定就是先輩的墳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