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諸多名酒中,茅臺的歷史其實相對比較短。
雖然有人考證說,在漢武帝時期,在當時的南越國(今茅臺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已開始出產酒,但茅臺鎮真正開始產酒,應該在明朝嘉靖年間。
茅臺酒廠的所在地,名楊柳灣,有一個化字爐,建于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捐建者的戶名中有“大和燒房“。
燒房是舊時燒酒作坊的簡稱,據此推斷,茅臺鎮開始產酒大約始于約500年前。其后仁懷屢受兵災人禍,城堡焚毀。
茅臺鎮恢復生氣并開始批量生產酒,已是到了清朝嘉慶年間。據清代《舊遵義府志》,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
當時有詩記述仁懷風景,“茅臺香釀釅于油,三五呼朋買小舟。醉倒綠波人不覺,老漁喚醒月斜鉤”。這說明,當時有閑階級已經在赤水河邊開始泛舟飲酒了。
到了清朝咸豐和同治年間,由于鎮壓太平天國以及苗族人的起義,清軍對茅臺鎮進行了大破壞,白酒的生產和集市繁榮受到嚴重影響而趨于衰落。
后來,通過茅臺試點工作,主要有四方面的成就和意義。
第一,進一步規范了制曲、釀酒傳統工藝和操作。
第二,對釀酒微生物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制曲、堆積、發酵過程微生物的活動規律;為后來麩曲醬香型白酒的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微生物資源。
第三,確立了醬香型中的3個單型酒,即醬香、醇甜、窖底香。利用紙上和薄層色譜法,初步檢測茅臺酒的微量成分。后來通過氣相色譜檢測,證實醬香型3個單型酒在成分上有明顯區別。
第四,茅臺試點率先報道了在生產茅臺酒的窖池底部發現了桿菌和梭狀芽孢桿菌,并認為是窖底香成分的主要制造者, 是茅臺酒主要成分之一,是組成茅臺酒香味不可缺少的一種成分。后經分離鑒定才知道它們是丁酸菌和己酸菌。對己酸乙酯的發現和己酸菌的培養,最終證明了己酸乙酯的確是窖底香味成分,并對濃香型白酒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