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最早是地名,坐落在貴州赤水河畔,鎮子里有幾家酒坊,它們釀造的白酒都被叫作茅臺酒。1952年,公私合營,國營茅臺酒廠成立。茅臺起步并不順利,一直到70年代,都被山西汾酒壓制。
50年代到70年代,還沒有廣告營銷,一款酒要有好口碑,主要靠酒的味道好。茅臺命好,有個好廠長帶頭搞研發,60年代又有無錫輕工業學院發酵專業支持,茅臺開發出三款味道,醬香窯底醇甜。好產品有了,又趕上80年代酒廠拿到定價權。茅臺開始漲價,90年代一瓶最低價200。汾酒則相反,搞薄利多銷,成功占領中國市場半壁江山。幾年后,低價汾酒泛濫,品牌掉價。茅臺超越汾酒,成為白酒龍頭。
茅臺的提價策略在2000年后更瘋狂,出廠價連漲9次,立誓要把茅臺酒往奢侈品方向打造。茅臺成功了!現在的茅臺賣的不是酒,是社交,是人設。年輕人不喝茅臺,是他們還沒長大。隨著茅臺酒價格越來越高,茅臺具有了金融屬性。有數據顯示,60%的茅臺酒沒有被喝掉,而是被經銷商,被消費者收藏了!
白酒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高品質、高質量。
無論是品質還是質量,其實都是兩個維度,一個是企業產品的品質和質量,這是基礎和支撐;另一個維度則是企業管理和文化縱深的品質和質量,這保證了企業能走多遠。
雖然說現在隨處可見茅臺酒,但中國很多地方的白酒,都有汾酒的“影子”。
之前,在我國不少產地的名酒,酒名仍帶“汾”字,如“漢汾”“湘汾”“濱汾”“豫汾”,有的干脆直接以“汾酒”命名,如“紅星汾酒”“玉泉汾酒”“湘潭汾酒”“南昌回籠汾酒”等等,可見汾酒在全國酒業中的影響之深遠,為我國釀酒業作出的貢獻之巨大。
但是現在,論影響力,茅臺已經遠遠把汾酒甩在身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