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歷史悠久,擁有廣大的消費人群,但是卻沒有像威士忌和白蘭地一樣在全世界流行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先來看看亞洲三大烈酒應該是:中國白酒、日本清酒和韓國燒酒。
其中韓國燒酒絕對已經在歐美市場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了。在歐美,韓國燒酒已經確立了白酒老大的地位,韓國從時尚性口味性出發,借韓劇、電影、體育賽事等,將韓國燒酒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國。使歐美人對韓國燒酒產生了認同感,韓國的燒酒已經多年榮登世界最暢銷烈酒排行榜第一位,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日本清酒在美國一直有著一定的銷量,這和他們兩國之間的關系有很大關系吧。近幾年日本清酒也成為了歐洲市場的新寵。
在西方人的眼中只有韓國的Soju和日本的Sake。麻煩告訴我中國白酒用英文怎么說?
記得一次和一個老外交流中國“白酒”,只能說Chinese Spirits,他知道了這是一種中國烈酒。再問這個怎么讀,結果老是讀成了“白有”。在老外心目中,經濟強大的東方大國只是他們本土產品強大的出口銷售目的地。至于中國什么產品,我們老外就不怎么知道了。
中國白酒并不是沒有走出國門而是沒有走進西方世界
目前,我國白酒行業目前的出口狀況不容樂觀。從絕對量上來看,出口量和出口金額都呈現出不錯的增長趨勢,但從相對量來看,2019年,白酒出口量為1.64萬千升,白酒產量為785.9萬千升,我國白酒出口量與在國內產量的比重僅0.2%;而出口金額為6.65億美元,白酒銷售收入為5617.82億元,出口金額占白酒當年銷售收入比重僅為0.12%。
可以看出,白酒基本是出口到香港和澳門了,以及華人多的國家。簡單的說,白酒出口也基本都去了華人的口中了。
很多人說原因在白酒本身的味道不符合外國人的口味。其實世界上那么多的烈酒種類: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龍舌蘭酒等,它們的口感并不能說就是符合全世界人的口感。但他們卻能銷往全世界。所以說口感、味道、香味什么的都不是問題。
也有人說是度數太高,確實日本清酒和韓國燒酒都是20度左右的低度酒。但是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也是40多度,甚至有更高的度數。所以,度數也不是主要問題。
我們先還是看看歷史吧。
貿易和征服
幾個主流的烈酒,諸如威士忌、白蘭地等,基本都是同時期開始的。因為蒸餾技術大約都在10世紀左右從東方或中東傳入歐洲,但蒸餾酒技術大約都起于我國的宋元時期。而規模化成熟的烈酒生產和消費市場則是在15世紀,也就是我國明朝時期。
所以,烈酒的起步歷史大家都差不多。也就是占領全球市場的問題上,白酒沒有輸在起跑線上。但現實上我們沒有做到,那我們輸在哪里了?
我們先談談威士忌、白蘭地、金酒、伏特加,這些本身出土于歐洲的酒,本身就隨著16世紀歐洲航海時代的殖民和貿易,把人、物產和文化都植根到了新大陸。
再比如朗姆酒,雖產于巴西,但是一樣是歐洲人自己的航海貿易需求(自己喝,交易)把朗姆酒帶到了歐洲。
墨西哥的龍舌蘭酒怎么走到全世界了,同樣是大西洋彼岸、西班牙的征服者有關。是歐洲人帶來的蒸餾技術才有的龍舌蘭,成為殖民者的日常用酒。那回老家不得帶一些嗎?
雖然我們的鄭和下西洋雖然比歐洲的大航海時代早很多年,但是沒有做到開發新大陸和殖民,幾乎也只是一帶而過,甚至明代最后成了“片板不許下海”的禁海時代。
我們再看看白酒的歷史,大約是在元代引進蒸餾技術,明代興起,清代定型的。明清兩代很少有進口貿易,多的是出口貿易。茶葉、絲綢、瓷器抽干了歐洲的白銀。就是巨大的貿易逆差才帶來了鴉片戰爭。
而白酒在這個時代沒有自己走出去,我們也沒有去征服殖民歐美大陸,帶不出去人、物產和文化。
文化和科技的自信
那么有人就會說了,那日本清酒和韓國燒酒為啥就能來到歐美。
這也是近些年的事情了,日本和韓國電子、通訊科技、影視文化可以說是相當的可以的。所以,日本韓國很容易走向全世界。讓歐美人最先認識了日本和韓國,了解了他們。
記得在盧浮宮,一個西亞或中東人(在那以慈善捐款,騙錢的),跟我說一堆套近乎,問我是不是日本人。當時我很不爽,就想問候她一家才是日本人。但是可以看出,在他們眼中亞洲面孔他們更多的第一印象是“日本”,就是只有日本,不知大中華啊。
你沒有強大的精神和物質的輸出,別人為什么買你的酒。除非只有你有的,比如當年的茶葉、瓷器、絲綢。但是,茶葉現在被印度等國占了歐美市場,你被替代了。為什么會被替代?因為你只輸出商品,沒有輸出文化。歐洲人喝的是奶茶,不是功夫茶,泡茶。這是為什么?你沒有把茶文化輸出,沒有把中國文化,西方人按他們的文化來喝茶了,現在好了,奶茶已經把一代年輕人都喝倒了。為啥沒有輸出文化,因為你的綜合實力太差嘛!茶葉都如此何況白酒呢?
白酒的自我修養
白酒歷史也有幾百年了,當然很多白酒宣傳都有上千年了。但是我們現在還在說什么糧食酒、勾兌酒、年份酒,沒有一個很好的行業標準體系。咱老百姓都不信的東西,老外還不懵逼么。
威士忌酒瓶上標一個15年,人家有官方標準,怎么樣才可以標注15年。
那么!來來!說說咱們白酒15年、30年吧。想統一一個年份標準,次次的努力研究出來的都是胎死腹中,沒有得到整個行業的認可。為什么,還在窩里斗,標準一出,我怎么忽悠,怕動力自己的利益啊。
在酒行業,我接觸到過很多的品鑒和培訓課程,而白酒的極少。就算有,白酒的品鑒就是大魚大肉、胡吃海喝。培訓都是什么官方協會的拿錢買證走過場。哪里來的文化和只是的傳播?
日本清酒已經走進全球酒類教育最強的WSET課程(不知的同學自己搜一下),白酒沒有規范的標準體系,沒有規范培訓體系。怎么傳播呢?
如今我們科技和經濟能力多很強了,但也受到了很多干預,但我們的實力已經走出去了,不再只是一老土的有錢買買買的形象走出去了。
我想,白酒要先做好自己,做好行業標準體系,讓國人先明白,國人才能把這種白酒文化帶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