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鹽津河的國酒門與巨型茅臺酒瓶一直在告訴我們,茅臺酒就是仁懷的一張有力的名片。
在老成義燒坊的舊址上改建的茅臺酒在最早的現代化生產廠房。
燒坊遺址門口的文物保護碑。最近茅臺酒工藝一直在做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的申請。
窖池考古遺址,最早的窖池用的是亂石不是條石,據說亂石的表面積更大有利于釀酒微生物的附著。
燒坊遺址后的楊柳灣水井,柱子上的龍依然栩栩如生,似乎在訴說著他對當年茅臺酒釀造不可估量的功勞。
水井旁的石碑上的楊柳灣幾個大字,但是石頭已經風化德很嚴重但是明顯的給人明顯的厚重感,似乎在告訴我們茅臺酒的口感就是如此的渾厚。
水井依然還是那個水井,但是已經很難滿足現在的需要啦,退居幕后依然發揮著余熱,詮釋著傳統
遺址旁的水缸。歷經風霜依然風采依舊
懸掛于梁上的高粱,正在等待遠方的“姑娘”。
旁邊的茅臺酒實物展示區。親切的告訴你我在這里等你客官。
幸虧在街上吃了點東西要不然腿都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