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今年的白酒行業并沒有迎來往年的欣欣向榮,反而一跌再跌臨近冰點,白酒好像正無可挽回的踏入新一輪下跌周期。
原本作為資本寵兒、社交剛需的白酒,卻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爭議,當代年輕人對白酒的意見似乎越來越大。
我們不禁發出疑問: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不愛喝白酒了?
物欲橫流的年代,白酒成了老派的象征
白酒是中國的國酒,在國際交際上,也必定有著白酒的身影。即便在這樣的光環加持下,也不能改變愛喝白酒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的事實。
同樣作為世界幾大蒸餾酒,葡萄酒、威士忌、伏特加等舶來品,是當代年輕人標新立異的象征,而中國傳統白酒,卻成為了古板、老派的代表,也沒能在全世界流行起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其中一大原因便是白酒“土”!
世界上的所有蒸餾酒,無非就是原料豫釀造方法的區別。蒸餾酒的原料要么富含果糖,要么富含淀粉。釀造方法總體來看,都是發酵、蒸餾、貯存,有時候還需要一點勾兌技巧。
理論上看,白酒于伏特加都是糧食釀造,但味道上卻天差地別。
這是因為,白酒是六大蒸餾酒中,唯一主動加入霉菌參與發酵的品種。酒曲的原料是發霉谷物,用酒曲釀酒,會讓白酒中有大量醛類,醛類和醇類發生酯化反應,也就形成了復雜的,不同于其他蒸餾酒的濃郁香味。對于不經常喝酒的年輕人來說,這個味道更接近一種臭味,喝不習慣。
另外,雖說白酒香型眾多,醬香、濃香、清香、米香等等,香型不同,風味口感也有所不同。但問題在于,不管是哪種香型,都很難像金酒威士忌一樣加冰、空口喝,也不大能兼容果汁、雪碧、冰紅茶。
所以老一輩人喝白酒總需要點下酒菜,這對于從小喝飲料長大的入門選手來說,白酒太過單調,不懂變通,又不好喝,自然不愛喝。
酒桌文化下,喝白酒卻變味了
喝酒,原是一件放松的事情。快節奏的生活中,需要酒來放緩節奏,調劑生活。四下無人的時候,獨酌兩杯小酒,是對生活的享受。
年輕人討厭的并不是酒,而是各種酒桌上的各種“隱形權力”、“潛規則”。
聚餐、陪同吃飯時坐在酒桌上才發現,而酒桌無疑是江湖中的江湖。
不僅有坐錯位的尷尬,甚至有時被人叫起來換座位,都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里。還有面臨敬酒的考驗:敬酒的順序,什么時候敬酒,敬酒時說什么話,這都有講究,稍有不注意,剛剛建立起的形象滿盤皆輸。
一場酒局,就是一次試探,一次反饋,一次確認,對于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而言,當然會談“酒”色變。
當“酒桌文化”嫁接到職場,便成了滋生猥褻侵害的溫床,“酒后鬧事”,借著勸酒犯罪的案例仍舊歷歷在目,讓不少年輕人對白酒望而卻步。
因此,一種將喝白酒視為非正常現象的青年文化正在蓬勃發展。
財務壓力之下,白酒已成奢侈追求
減少喝酒不僅僅是因為對白酒風險,酒桌不良習慣的厭惡,還與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息息相關。
在 2000 年代初進行研究時,在一個酗酒和派對吸毒的時代,彭尼記得年輕人討論過享樂主義,以及他們希望通過“無人打擾并享受美好時光”來切換自己的生活。對于那時候的人來說,喝酒是享樂主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白酒高端化依舊是行業的主流方向,日益上漲的白酒價格使其成為了身份的象征。但是對當下年輕人來說,各種生活壓力已經讓他們的業余生活自顧不暇,他們需要靠薪水維持生活。
雖然白酒種類繁多,涵蓋了各個檔次,但是檔次低的白酒不好喝,有的還是酒精酒冒充純糧酒,而那些品質好的白酒價格都太貴。
就拿最受歡迎的茅五劍來說,沒有幾個年輕人喝得起,年輕人大多都是剛步入社會的職場新手,收入有限,自然舍不得喝白酒,于是就只能選擇相對便宜的啤酒和果酒。
閱歷不足,尚難喝出酒中滋味
“年少不知酒滋味,喝懂已是滄桑人。”年輕時不愛喝白酒,一嘗白酒便覺得辛辣,忍受不了,但白酒是需要細細品味的,不應被辛辣的固有印象嚇跑,而是要去慢慢品味它。
一些年輕時幾乎不喝白酒的人,到了中年,很多也會多少喝一點兒。當我們從毛頭小子過渡到有為青年的時候,漸漸地就會喜歡上白酒,這其實是一種細膩,只有有經歷的人,才能品味出白酒的諸味。
我們小時候,很不懂長輩們為什么都愛喝白酒,直到走進社會,挑起重擔,歷經滄海桑田,品過酸甜苦辣,才深深明白:為什么越成熟的男人,越愛品嘗白酒的滋味。
人到中年,上有雙親下有兒女,這時的喝酒可不是和二十歲那般喝酒,人生失意,需借酒下肚;感慨生活,長談失意,回望幸福,來杯白酒;把酒對月,人生幾何。
白酒的味道是豐富的,只有細心品味才能感受得到,人到中年,歷經沉浮,看透世事,對于白酒的品鑒,也更有萬般滋味在心頭吧。
酒都是中性的,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喜歡白酒、啤酒、紅酒等等,都不過是口味問題。讓“酒”變得復雜的,是人們賦予的功能意義。
至于年輕人愛不愛喝白酒,這本身也不是問題,只不過如果等他們“長大”了,被迫“愛”上白酒,這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