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測算,一瓶普通茅臺酒從投料到出廠需要經過35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平均每批茅臺酒就有8158人參與了直接制造和質量控制。
茅臺集團自2003年首獲全國質量獎以來,日前又以“傳承時代匠心,鑄就卓越品質”的質量管理模式,榮獲第三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這也是白酒行業首次入選這一獎項。
是什么原因讓茅臺一再進入中國質量領域最高榮譽的殿堂?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給出的答案是:“懷匠心,踐匠行,做匠品,百年如一日精耕細作,方才鑄就茅臺品牌這一‘國酒之魂’。”
茅臺員工至今還流傳一個經典往事。
那還是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一次包裝車間包裝好了一批成品酒,有5000多瓶。檢驗中心抽查,發現一瓶酒內有異物,返工吧,浪費很大;不返工吧,怕別的酒瓶內也有異物,造成影響。這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于是請示當時分管質量的副廠長李興發該怎么辦。
李興發馬上電話請原黨委書記兼廠長鄒開良到現場,鄒開良聽后說:“我們的方針是:數量與質量的關系,服從質量;效益與質量的關系,還是服從質量。李興發同志分管質量工作,按他的意見執行”。李興發立馬指示:“不管損失有多大,都要返工重來。要認真吸取這次事故的教訓,對直接負責人要給予處分。”
放棄5000瓶茅臺酒,贏取人心無數。事實已經證明,堅持“質量第一”的價值導向和“視質量為生命,以質量求發展”的理念,終會獲得市場的尊敬。
2017年10月12日,茅臺集團啟動新一輪全面質量提升計劃,任命了以總工程師王莉為首的7名首席質量官,此舉在白酒行業尚屬首次。同時,還向47名一、二、三級釀造師頒發技術職務聘書,涵蓋了制曲、制酒、品酒、勾兌等茅臺酒生產釀造各個環節。
“對質量的堅守,一直是茅臺人一脈相承的信仰,作為首席質量官來說,更是要把對質量的堅守作為一種刻進骨子里面、融進血液里面的東西。”茅臺集團總工程師王莉說。
“堅持弘揚工匠精神,造就工匠隊伍。”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說,茅臺著力把一線職工的操作技能進步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讓一線員工個個是能工巧匠、人人是釀酒達人。
2017年,茅臺以申報中國質量獎為契機,基于茅臺傳統釀造“順天應人、因勢利導、因時而動”的精神內核,立足深厚的歷史積淀、文化基因和傳統工藝,對歷經多年發展的質量模式進行了總結和再提煉,形成以“順天敬人”為主旨的“茅臺匠心”質量管理模式新詮釋。
“順天”,既是尊重自然、順應天時,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也是堅持傳統釀造法則,35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不敢儉省、不敢疏漏、不敢馬虎;更是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大政方針,順應呼應經濟、社會環境變化。
“敬人”,是始終尊重和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從領導層“創新開拓、開放包容”的企業家精神,到管理和技術骨干的“求真務實、執著堅守”的敬業精神,再到基層員工“專心專注、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以一顆匠心積聚各層級力量,形成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這是茅臺多年來能夠良性可持續發展的源泉,也是未來茅臺長遠發展過程中,必須堅定不移、一往無前要走的道路。”李保芳說。
據了解,茅臺酒今年上半年基酒入庫合格率達到99.99%;制曲、制酒工藝受控率分別達99.34%和99.73%,生產工藝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
系列酒表現也一樣突出,基酒合格率為100%,包裝灌裝計量合格率100%、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99.99%。可見,茅臺集團對質量的苛刻已經達到了以萬分之一的單位來計算的程度。
“質量是茅臺的立身之本,不可有絲毫疏忽和懈怠。”8月30日,李保芳在茅臺集團2018年“質量月”活動啟動大會上強調,要牢牢把握、深入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始終致力于“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把茅臺這個民族品牌做得更過硬、更響亮、更強大。
“質量指的是‘大質量’,要廣義全面地看待,不要狹隘理解。”在李保芳看來,全面構建“大質量體系”,不僅要高度關注產品質量,還要延伸到決策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工程質量等各個領域。
“抓品質、樹品牌是頭等大事。”李保芳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要把品質和品牌,作為一個永恒的話題和任務,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持之以恒抓品質、樹品牌,不能有任何搖擺和疏忽。只要傳統工藝能堅守、品質能保證、品牌能鞏固,茅臺就會立于不敗之地。
(文章來源 : 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