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白酒的歷史,有很多爭論,我比較贊同中國的蒸餾白酒應是起源于元朝。
即便歷史可以追溯到元朝,但是被廣泛飲用的時間很短。第一次的輝煌,第一次獲得榮譽無疑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會時期,直到現在還有無數酒企爭相蹭這段歷史。
巴拿馬之后,白酒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馬上被后來接連的戰亂沖擊得不成體系,直到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才逐漸恢復并發展起來。特別是在1979年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專家們 依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藝以及不同的酒體風格,科學 地為中國白酒劃分了不同的香型,這奠定了白酒后來的發展方向。
從現在回頭看各大品牌發展史真的很有意思,今天,我們就重點聊聊各大白酒品牌在歷史上邁過的坎。
一、1988年格局初定,百家爭鳴。
1988年,發生了兩件大事:1、召開了最后一屆評酒會:第五屆中國評酒會。
這次一共有17款白酒被選入名酒的范圍:茅臺、汾酒、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洋河大曲、黃鶴樓酒、郎酒、古井貢酒、西鳳酒、董酒、沱牌曲酒、宋河糧液、武陵酒、寶豐酒。
其中沱牌曲酒、宋河糧液、武陵酒、寶豐酒憑借微弱的優勢戰勝文君酒登上了最后的班車。
而蟬聯多屆優質酒的文君酒、白云邊、老白干錯失最后一次獲得名酒的機遇,最終無緣中國名酒,跟習酒、珍酒和潭酒一同躋身中國優質酒之列。
在1988年,價格管制放開了,國家不再進行統籌統銷,酒廠自由發展,優勝劣汰開始。汾酒憑借香型優勢,快速擴充的產能,成為白酒第一位老大哥,瀘州老窖也不甘示弱,憑借百年口窖池和精湛的濃香工藝稱霸一方。
秦池、孔府家、孔府宴等魯酒,開始瘋狂在央視砸錢,成為銷量增長最迅速、品牌知名度提升最快的品牌。但是魯酒一邊從四川拉基酒、一邊灌裝銷售的模式,在川酒崛起和媒體不斷爆料的問題中,很快土崩瓦解一蹶不振。
魯酒倒下之后,五糧液開始發力,通過廣撒網,多積糧的方式,把貼牌酒運營得風生水起,靠著產量和數量,在3年后坐上了白酒一把手的交椅,在老大五糧液的帶領下,濃香川酒逐步取代清香,成為第一大香型。
當時產能各大酒廠發展路上的絆腳石,那些產能不足,不會營銷的名酒、優質酒,有的走向賣基酒模式,有的則逐步走進死胡同。
二、第一次危機與新的蛻變
1988年到1997年這段時間,很多酒企為了擴大產能,在銀行的鼓勵下大肆舉債,瘋狂擴產,白酒產能從1989年的399萬噸增長到1997年的709萬噸。在一切平穩發展的時候,沒想到出現了97年亞洲金融風暴這只灰犀牛,眾多酒企因為步子邁得太大,這波受傷嚴重。
曾經風靡一時的酒鬼酒、習酒、沱牌、郎酒、高溝、雙溝、全興、洋河、等酒企損失慘重,安酒、鴨溪窖、董酒、宋河、文君從此淪為小眾酒,此外還有很多小眾酒從此一蹶不振。
在這場波及很廣的危機中,一位白酒“巨人”站了起來:茅臺。
茅臺先是將習酒收購自己集團旗下,然后通過低端產品和官司,把投資失敗的貴州醇給拖垮了,成為貴州白酒領頭羊。
同時疊加了 1997年的稅改、1998年的山西假酒案、廣告費不得稅前列支等一系列事件影響,對以低端產品為主的酒企造成了較大沖擊。
單獨擴產的方式已經落伍,白酒企業普遍采用雙品牌策略,高端化成為名酒競爭焦點,中高檔白酒銷量及占比不斷提高。
哪怕是中國名酒,沒有及時蛻變也難逃一劫,汾酒、黃鶴樓、武陵、宋河糧液與寶豐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只是汾酒后面換帥,重新崛起了。
三、白酒的瘋狂與毀滅
進入21世紀,白酒開始變得瘋狂,這一瘋就是10年。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酒水需求十分旺盛,各大酒企重新變成聚寶盆,大賺特賺。茅臺也是此時崛起,憑借故事影響、大幅提價和產能優勢,擠掉五糧液成為白酒一哥,此后20多年,一直位居榜首,從未跌落。
2008年次貸危機,國家推行4萬億基建,幫助白酒續命,繼續瘋狂擴充產能到1358.4萬升。這樣的瘋狂,在12年國家嚴格限制三公消費之后,戛然而止,這樣的數字,以后恐怕,再也沒有了。
在2001-2012年黃金十年中,酒企、經銷商、消費者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酒企自己控制定價權,在不斷的提價中嘗到了甜頭。通過壓貨和提價兩個手段來保證自身利潤。
經銷商這個蓄水池不斷的被壓榨,面臨庫存的回款兩個流動性難題,甚至不惜通過降低成本的方式甩貨。
消費者也第一次見識到漏價的威力,買啥酒都劃算,200多的紅花郎10,500的國窖1573,900多的飛天茅臺,300多的窖藏1988,200多的賴茅,100多的瀘州老窖特曲等…………
四、醬香熱潮再度來襲
經過4年下滑周期,2018年,在茅臺帶領下,白酒出現前所未有的醬香熱潮,飛天每天都在漲價,并且到了一瓶難求的地步。這股熱潮在20、21年達到頂峰,在疫情的助力下,資金瘋狂涌入醬酒賽道,短短兩年時間,醬酒迅速膨脹,從一線茅臺到四五線醬酒,都在瘋狂擴張,并反復運用過去幾年有個屢試不爽的招數,通過提高出廠價來實現出貨,提高利潤。
經銷商一直發揮著蓄水池的作用,行情好的時候上游蓄多少水,下游放多少水,倒也無事,行情不好的時候就像放水口被泥沙給堵了,進得多,流得少,最后只能被迫開閘放水了,所以曇花一現的行情,最先受影響的就是他們,上游酒企不斷施壓,下游消費者不買單,出貨速度慢,庫存積壓,資金壓力大,這個蓄水池的水終于在22年蓄不住水,開始考慮開閘瀉水了,于是我們看到了白酒的好價不斷,從22年下半年開始,一直要延續到23年或者24年。
消費者們歷來是買漲不買跌的,看到如何行情,自然開始了觀望,加上疫情下收入受到影響,對未來的收入預期開始悲觀,居民存款屢創新高,即便現在放開了,想象中的報復性消費也沒來,反而大家買酒的欲望、囤酒的需求都會越來越謹慎。
縱觀中國白酒史,一般8到10年就會形成一個周期,到現在已經走過了5個這樣的周期,我們正處于第5個周期的下降渠道,大家不要著急囤酒,這個時間按需擼酒總是沒錯,不管是經銷商,還是消費者,保持現金是靈活至關重要的,現金為王永不過時。
盲目追風不可取,當海浪退去,我們才知道誰在裸泳。